网誌

运用静观来管理情绪的矛盾之处

在我的临床治疗中,我不时会揉合静观的元素来帮助面对各式各样问题的求助人。我的求助人经常会说:「我已经尝试练习过数次你所教我的静观练习,但是我没有任何感觉,练习后亦没有任何效果。」当其中一位患上焦虑症的求助人说这句话时,我意识到他或她实际上认为静观是一种帮助人们消除焦虑的技巧,以及在每次进行练习后便不会再感到焦虑。事实上,研究证实练习静观对于那些有焦虑问题的人是有益的。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一个人试图透过练习静观来舒缓焦虑的感觉,这种有意识地「消除焦虑症状的技巧」可能会产生另一种效果,那就是一个人越希望借此摆脱焦虑,他或她越有机会经历更加强烈的焦虑。

治疗师会教导求助人一些放松的技巧来减轻焦虑或其他情绪,这是十分常见。但是,如果求助人拥有强烈的意图运用这类型的技巧来消除焦虑,这或许代表他们未能处理它们或在生活中与它们共存,因此极力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这些感觉。例如,我留意到不少我的求助人会因渴望尽快消除那些轻度的焦虑症状而反复地出现恐慌发作的反应。实际上,这种意图导致他们因未能摆脱焦虑而更加担忧。结果,轻微的焦虑症逐渐加剧,最后导致更激烈的惊恐发作。这些求助人对他们的焦虑症状感到非常恐惧,并认为自己无法忍受任何轻微的焦虑症状。

进行静观练习时,我们需要放弃二元的思考模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避免视静观为消除自己不想要的情绪的技巧,或希望借着静观去接受所经历的一切。这种二分法的思想可能只会带来「火上加油」的效果(加剧那些不希望经历的情绪)或是让人觉得我们正坐着什么也不做(忍受所有让我们感到不适的一切)。

在学习和练习静观时,我们需要健康地从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中抽离。在进行静观练习时,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不带批判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不断地来来往往,以及自己对它们的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学习到思想只是思想,感觉只是感觉。这样,我们能够逐渐明白到如果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会减少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力。最终,那些我们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的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会随之降低和减少。

事实上,我们的想法和情绪是让自己更加了解自我的重要讯息。如果我们过度渴望消除它们,很大机会忽视它们正传递给我们的讯息。从长远来看,我们很容易会与自己脱节,未能了解真正的自我。因此,透过静观,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一起滑浪而不被它们所淹没,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认识。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