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的思想是网状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们会陷入困局中

每当我建议我的求助人在日常生活中练习静观时,他们不时会告诉我很难专注于当下。他们通常都被繁忙紊乱的思绪所困扰,很容易走神。例如,一位女士因丈夫离世而悲痛不已,随着时间过去她走出伤痛并开展一段新的亲密关系。在和男朋友约会期间,她路过那个以往经常与已故丈夫一起散步的公园。起初,她并没有意识那个公园就和丈夫常常一起去的那一个,只是觉得和男朋友在附近约会很快乐。当她在公园留意到其中一棵树上开了一朵美丽的花时,她突然想起以前和丈夫散步时见过这种花,并开始忆起她与丈夫曾讨论为他们的家购买一些新植物的对话。她甚至回想起丈夫在阳台上种植花草和修剪盆栽的身影。这就是我们网状思维的力量。当上述女子的大脑进行网状思维的思考时,她对丈夫的离世感到百感交集,不禁哭起来。她的心情仍然受哀伤所影响,并为此感到非常无助,因为她无法停止反复想起已故的丈夫。

尽管我们的思想有反复思考的倾向,但是这种联想的模式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我们需要在脑海中有一个网,以便我们享受阅读侦探小说整个过程中进行推理和分析的乐趣。事实上,我们脑海中这个具有关联性的网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方式。学习更复杂的知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复杂的抽象概念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在做事时不断地改良和完善我们的策略。而且,这种能力有机会随年龄的增长发展得更为成熟。从这个层面来看,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年幼的孩子有时候在简单日常活动中比成年人更容易留意或觉察到某些被人错过的事情或细节。因为他们的头脑还未充满密布的网,仍有空间观察和注意周围的环境,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情况。

考虑到网状思维的功能,我们有机会不自觉地过度使用它们,并被它们持续的联想和纠缠不清所困扰。如果以上提及的那位女士开始反复思考她的哀伤反应,她可能会不停地作出自我批评,甚至因被困于这些思绪中而认定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她甚至可能会认为她的男朋友不喜欢她,并打算很快会离开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网状思维,以及怎样可以避免因过度利用它进行没有效益的反思?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思绪纠缠不清时,我们需要学会脱离它。首先,恒常地进行静观练习有助我们更加了解那些没有效益的反复思考。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网状思维时,可以透过中和这些想法的真实性来试图脱离它。我们可以尝试告诉自己,想法只是想法,想法并不是事实。

我们需要学会在必要时脱离网状思维网路,当我们陷入如此困境时,只顾与自己的联想和分析争持不下是没有用途和效益的。毕竟,我们的网状思维网路是一把双刃剑。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