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孤独感与情感联系

对住居住于大都市的人来说,常见的是他们即使和一群好友举行聚会,也有机会经历孤独感。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诉我,尽管他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很棒的妻子,但却一直感到孤独。此外,他亦会定期与朋友和同事参加社交聚会。在另一边厢,我有一位内向的朋友,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喜欢独处。周末,他会和几位亲密的好友或太太相聚。在休閒的时候,他喜欢阅读和画画。当我问他会否感到孤独时,他坚定地回答说「不」。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并且珍惜他在生命中拥有的一切,如几个亲密的好友和可以独自进行的嗜好。上述提及的两个例子可能与我们所预期的不一样,很多人可能认为社交活动较多的人应该不太会感到孤独。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更深入的探索,我上述的求助人发现自己难以与别人在情感上建立联系。在他的生活中,他往往都表现得非常理性、讲求逻辑及以结果为导向。每当他的孩子向他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时,他都倾向运用逻辑为他们分析,并询问他们的想法。他反映自己很少与孩子有情感上的连结。在社交聚会上,他倾向于了解朋友的逻辑和想法,而非他们的情绪和痛苦。每当家人和朋友向他提及他们不幸的遭遇时,他都难以展现同理心。

在《Missing Each Other: How to Cultivate Meaningful Connections》一书中,作者Edward Brodkin 和Ashley Pallathra强调了人际关系中协调的重要性。以上提到的那位求助人可能缺乏与他的家人和朋友的基本协调。另一方面,我那位内向的朋友与他的密友能够保持协调的联系,使他在生活中感到满足而不会孤独。根据Brodkin和Pallathra所言,协调是指我们从身体感觉和情绪方面了解自己和他人。当我们与他人协调时,可以感受到他人的节奏、情感、经历和情绪。这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系的基础。如果我的求助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协调,他就有机会觉得缺乏连系。这样,他便持续感到孤独。

对于我上述的求助人,我建议他逐步学习透过身体感觉来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在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情绪。由于他在觉察情绪缺乏经验,因此需要时间从以思考为导向的沟通转变成以情感为导向的沟通。

无论我们多么擅于觉察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谨记在与亲密的人建立关系时培养协调。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