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在迎接虎年的来临,我们会否质疑自己的人生意义?

没有人会否认正值农历新年的时候,我们在第五波疫情的影响下正在经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时期。当我们庆祝虎年的来临时,可能会感到自己正活于一个平行时空,因为部分香港人在新年期间需要被隔离或面临失业和经济困难的危机。当想到所有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我们可能会开始质疑自己常规生活的方向和目的。即使到了中年的时期,我们仍然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会生存于地球上?」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意义又是什么?」

Irvin D. Yalom曾提出,人生的意义是指「一个人的生活或人类的生活是否符合某种整体的连贯性」。当我们问自己:「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们可能是渴望知道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一些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认为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上帝赋予的,都是根据上帝所计划或设计。然而,即使我们相信上帝,并接受上帝对人们的生活有所安排,我们的生活只是对祂的计划有所意义。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未能确认上帝对我们生命的安排是否让我们在生活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意义。事实上,根据Yalom的说法,一个人可能在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下,也能够拥有属于个人的人生意义。Jean-Paul Sartre指出,很多人对于自己需要在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样,也许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没有任何预先设定的意义和目的。他认为人们会害怕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以及无法拥抱定义自己人生意义的自由。

在农历新年的期间,互相向亲友祝福「恭喜发财」是传统的祝贺。毫无疑问,很多人都会视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或成功人士为人生的目标。然而,当我们最终能够达成这些目标,例如是购入一幢豪宅或成为一间上市公司的总裁,我们也有机会无法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很多例子都说明了当人们实现了自己所订立的目标时,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并发现自己的感受并不如预期般充实和兴奋。在电影《灵魂奇遇记》中,Joe Gardner在与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着名爵士乐队一起演出后,没有感到特别兴奋和满足。这样看来,实现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不意味着我们便能拥有属于自己人生意义的生活。直到今天,很多人可能仍然会为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方向或参考而感到焦虑和困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怎样做呢?

我们可能视自己的生活为一趟旅程,并且充分体验生命中的每一刻。这样不是指我们不应该为自己订立目标或为追求财富和成功而奋斗。对我们来说,在这一趟旅程中,我们的起点或最终的成就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活出这趟旅程。我们在每次用餐时都享受桌上简单的食物吗?我们有珍惜每个与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联系的机会吗?每天外出上班时,我们有否欣赏沿途的景色和花草树木?在这趟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接受这是经历一段旅程的常态。事实上,当我们能够专注于自己在经历生活每一刻的体验中,我们或许能够欣赏自己的困难和挑战中的所经历的辛酸和苦楚。祝您虎年过得丰盛,健康平安!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脑会发生什么? (二)

我于上星期的网志中讲及当一个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便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的症状,重复经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提醒他有威胁的警报。到底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大脑的警报系统过度敏感,并不断发出虚假警报呢?

偏见与歧视的一种解药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偏见和歧视,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种族、性别、政治取向、社会阶级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种偏见或歧视。在心理学的角度,偏见或歧视有可能是由于一个人投射了自己无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质到他人身上。那些对别人有偏见或是歧视别人的人,会由于投射了自己的负面特质而对被歧视者作出相应的行为;而遭受偏见或歧视的人有机会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负面特质的行为。例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岳父会把他的媳妇视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妇因为接受了这种投射,认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员次等,变得非常服从和事事迁就家人。

从香港电影《浊水漂流》探讨自我慈悲和对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浊水漂流》可能打动了不少人的内心。电影内容讲述一群在深水埗无家者被排斥,而他们珍而重之的个人物品被政府带走的故事。最终,这群无家者提出民事诉讼,只获得二千元港币的赔偿。电影中其中一位无家者是一名越南难民,他与妻子和儿子失去了联系。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位越南难民终于与住在挪威的儿子恢复了联系。对于能够透过网上看到儿子和与他交流,他感到异常惊讶和高兴。除此之外,他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儿子生活的一切。然而,当他的儿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时,这位越南难民却要求他不要这样做,脸上更流露出尴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为一名曾经入狱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内疚和羞耻所淹没,在服食最后一剂的海洛因后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