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与童年创伤有关潜在的逃避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于难以忍受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情绪,因此在不自觉下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场合。除此之外,他还有酗酒的习惯,希望透过酒精来摆脱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事实上,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期经常虐待他,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责骂他,甚至对他作出体罚。在整个童年时期,他学会了建立一种应对机制,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逃避父亲和任何有机会被虐待的情况。另外,他还学会了逃避任何可能触发与他童年虐待相关情绪的场合,例如受到负面评价和批评的情况。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他曾经被一位同事欺凌后,他会因为担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创伤经历的记忆影响,不愿意出席任何公司团队的聚会。

某些经历童年创伤的人可能倾向避免体验与创伤记忆相关的痛苦影像、想法、情绪或感觉。他们会有不同类型的逃避行为,例如为了远离创伤记忆的触发点而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以及透过滥用药物或暴饮暴食来逃避痛苦的情绪。有时候,即使身处于安全的环境,曾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亦有机会选择孤立自己,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可能利用这些逃避的应对策略有效地防止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但是,如果这些人无法区分过去的创伤经历与当下不具威胁性的情况,他们也许会错失了很多正面与朋友及挚亲相处的经验。

对于有这种逃避倾向的人,他们可以先尝试探索自己的历史,看看是否经历过童年创伤。他们有机会发现在童年时期父母虐待的行为,让他们认为留在家里并不安全。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逃离困境或是自我保护是最佳的选择。透过这种觉察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目前的行为更富有同情心。经过这种探索,他们或许意识到自己不再被困在童年的不安全环境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便可以学习不同的策略来承认自己现在处于当下的安全状态。

静观练习有助人专注于当下,留意此时此刻是一种安全和积极的体验。譬如,如果我的那位求助人尝试在参加一些社交场合留意其他同事的面部表情。这样,他可能会注意到某些视觉上的提示,发现其他同事实际上是欢迎他参与聚会的。另外,他还可以在社交场合中观察自己的呼吸,尝试专注于对话当中,环顾四周来透过注意环境中的细节来紮根。当人一步一步暴露自己于社交场合中,便能够觉察在正常社交场合中,某些情绪反应有机会是由过往的创伤记忆而引起的,而当下的情况事实上是安全的。

童年创伤有机会为人带来长期性的影响,不少行为上的问题(例如社交退缩或成瘾问题)很有可能与童年创伤遗留下来的潜在因素有关。透过探索和更深入的了解,经历童年创伤的人可以对自己更富有同理心。事实上,通过不同的练习,他们能够学习实际的策略逐渐减少那些有问题的逃避行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趟没有尽头的旅程——由私人执业十二周年到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2020年9月28人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二周年,这标志着新一页的里程碑。我和我的助手Lap正筹备在来年实行一项新的计划,我们将会透过不同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更多有用的心理学知识和见解。从我们过去一年的网志和为公众所举办的讲座,我们知道大家都欣赏我们为大家提供有趣而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所作出的努力。

如果我有成人注意力不足及过动症,如何改善我的专注力问题?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生活中無法維持一份穩定的工作。每當我和他談話時,他似乎沒有在聆聽對話中的細節。他難以集中於處理那些枯燥乏味的任務,例如是上司要求他撰寫一份詳細的銷售報告。除此之外,他在執行不同的工作計劃時,未能有系統地處理工作。他的客戶經常抱怨他遲交報告、忘記客戶的要求,以及犯很多粗心大意的錯誤。他被診斷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DHD),對於如何管理和調節自己專注力感到十分無助。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