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与童年创伤有关潜在的逃避机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于难以忍受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情绪,因此在不自觉下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场合。除此之外,他还有酗酒的习惯,希望透过酒精来摆脱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事实上,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期经常虐待他,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责骂他,甚至对他作出体罚。在整个童年时期,他学会了建立一种应对机制,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逃避父亲和任何有机会被虐待的情况。另外,他还学会了逃避任何可能触发与他童年虐待相关情绪的场合,例如受到负面评价和批评的情况。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他曾经被一位同事欺凌后,他会因为担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创伤经历的记忆影响,不愿意出席任何公司团队的聚会。

某些经历童年创伤的人可能倾向避免体验与创伤记忆相关的痛苦影像、想法、情绪或感觉。他们会有不同类型的逃避行为,例如为了远离创伤记忆的触发点而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以及透过滥用药物或暴饮暴食来逃避痛苦的情绪。有时候,即使身处于安全的环境,曾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亦有机会选择孤立自己,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可能利用这些逃避的应对策略有效地防止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但是,如果这些人无法区分过去的创伤经历与当下不具威胁性的情况,他们也许会错失了很多正面与朋友及挚亲相处的经验。

对于有这种逃避倾向的人,他们可以先尝试探索自己的历史,看看是否经历过童年创伤。他们有机会发现在童年时期父母虐待的行为,让他们认为留在家里并不安全。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逃离困境或是自我保护是最佳的选择。透过这种觉察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目前的行为更富有同情心。经过这种探索,他们或许意识到自己不再被困在童年的不安全环境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便可以学习不同的策略来承认自己现在处于当下的安全状态。

静观练习有助人专注于当下,留意此时此刻是一种安全和积极的体验。譬如,如果我的那位求助人尝试在参加一些社交场合留意其他同事的面部表情。这样,他可能会注意到某些视觉上的提示,发现其他同事实际上是欢迎他参与聚会的。另外,他还可以在社交场合中观察自己的呼吸,尝试专注于对话当中,环顾四周来透过注意环境中的细节来紮根。当人一步一步暴露自己于社交场合中,便能够觉察在正常社交场合中,某些情绪反应有机会是由过往的创伤记忆而引起的,而当下的情况事实上是安全的。

童年创伤有机会为人带来长期性的影响,不少行为上的问题(例如社交退缩或成瘾问题)很有可能与童年创伤遗留下来的潜在因素有关。透过探索和更深入的了解,经历童年创伤的人可以对自己更富有同理心。事实上,通过不同的练习,他们能够学习实际的策略逐渐减少那些有问题的逃避行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劫后重生」如何告诉我们在面对第三波疫情时需要保持韧性?

当我想到香港人在面对第三波疫情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电影「劫后重生」(Cast Away)。这套电影于二零零零年上映的,讲述一个人在飞机失事后拼命地在一个无人岛上生存了四年。在电影中,Chuck Noland (Tom Hanks饰)的未婚妻期待他会在除夕回来,但可惜最后这个想法落空了。在第三波的疫情爆发前,我们对疫情好转或稳定下来的期望被破坏了。这种不能预测并转坏了的情况可能会打击了我们,令我们感到十分无助。

拥抱寻找生活的意义和追求真实性的阴暗面

我的其中一名求助人任职于一间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收入不俗而且拥有很高社会地位,但是他却因认为自己被当前的工作困住了而感到沮丧和焦虑。除此之外,他还发现自己在升职的这一年后对工作完全提不起劲。由于现时任职更高的职位,便需要面对愈来愈多的办公室政治。他亦需要带领团队负责一些他不感兴趣的重要项目,令他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他认为自己被困住了的原因是他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家人都是依靠他的收入来生活,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留下来。事实上,当他面对这个情况的时候,他不停地问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奥运会提醒我们与世上众生的连系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观看奥运会各项的比赛项目,而东京奥运会亦在8月8 日顺利闭幕。在闭幕礼上,各国的选手都在台上一起庆祝,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在奥运会的十六天里,我们都乐于支持代表自己国家或地区的选手。当我们观看比赛和阅读比赛舞台背后的感人故事时,透过欣赏人性、爱和希望,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增强了连系。除了庆祝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奖牌得主获得成功外,我们也对那些没有在赛事中取得胜利的参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些选手即使没有赢取比赛,但是在过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来参加今次的奥运会。我们如何能够继续培养这种与世界上众生和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