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面对眼前的各种困难,我们更需要觉察自己的「内在声音」去应对挑战

生活无疑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转变也许令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些外在环境因素,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或是改变,面对着眼前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

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不安和焦虑感觉,很容易令人企图拼命控制和寻找确定性。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失业率持续上升的环境下,只有不停加班工作争取表现才能不被解僱。有些人为了时时刻刻紧贴国际时事或是疫情的发展而频繁地查看手机的最新资讯,甚至每晚都是拿着手机不自觉进睡。有些人可能认为避免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拒绝所有社交活动,留在家中。面对不同方面的压力,我们难免会感到徬徨,甚至有可能因为负面情绪而出现认知谬误,思考方式变得非黑即白。

你每天有花时间好好地与「自己」相处吗?在用餐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狼吞虎咽地吃饱就足够了,脑海内都只想不停想着工作的事务,并没有好好品嚐食物。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有些人习惯快步行走,从没有细心留意身边的事物。有些人在生活作出决定时总是事事以他人优先,忽略自己真正的意愿和需要。事实上,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往往忽略自己的「内在声音」和照顾自己的需要。「内在声音」可能包括自我批评、自我怀疑,又或是对于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事物因为其他外在的因素而感到矛盾。其中一个例子是当一个人从电话得知自己的好友被解僱时,便为自己正在品嚐美食而感到内疚。而事实上,这个人在工作上亦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已经连续十天没有休假了,只是刚好在休假时为自己安排一个饭局来放松一下。但是,由于她的「内在声音」对自己作出了批评,指责自己不应该在好友伤心时享受假日的时光,让她感到自责和伤心。

我们很容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忘记了「自己」,特别是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也许繁忙的工作让我们透不过气,但是我们需要作息定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持身体健康。也许疫情仍然未受控令我们害怕受到感染,但是我们仍然能维持有限的社交活动与挚亲联系,例如透过网上见面。面对眼前的挑战,我们需要学习客观、不带批判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情绪,例如透过静观练习来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自我觉察对于提升我们整体生活的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人比自己在照顾自己和管理生活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尝试优先考虑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有机会从自我探索中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好让自己更能制定实际的策略来应对挑战。

就让我们培养自我觉察,多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每天花点时间与自己好好相处,把自己先放在第一位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与发展时期创伤有关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有些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或商人,他们具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及能够与其他人相处融洽。有些则是倾向回避与他人接触,甚至完全断绝社交联系。表面上,有社交焦虑的人会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离自己,亦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他们倾向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在社交聚会后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后亦需要一段长时间休养。

移民的挑战──勇气令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最近两年,愈来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虑移民到其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时都会有朋友与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有些朋友在没有任何准备下便离开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如果在缺乏规划和社会资源下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也许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担心自己在外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中年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除了为子女适应新的成长环境而担忧,又要考虑是否带同年长的父母移民而烦恼。

二分法思维扭曲了我们与他人分离性的感知

作为人类,我们都难以避免对一些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动化的批判。我们倾向批评别人做了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或没有作出我们认为必要的行为。例如,一位女士对于表弟的太太没有出席农历新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而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她不断地批评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长辈,说了不少中伤对方的说话。另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认为儿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儿子无视自己的反对,继续与一位男同学交往。这名母亲向心理学家寻求协助,希望能够改变儿子的性取向。 在我们尝试理解自己对他人的自动化批判前,可以先了解一个关系概念。当我们试图对他人作出判断时,会倾向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会把这个特定的人与整个群体(该群体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数组成)之间建立界限,从而进行区分。譬如,以上所提及的那位女士把表弟的太太与全家人区分开来,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界限。在另一个例子中,那位母亲把自己同性恋儿子与其他异性恋者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事实上,矛盾的是,当我们创造差异时,所建立的界限实际上会把双方连系起来。例如,那名女士会以「姻亲关系」把自己和表弟的太太分隔开来,因为表弟的太太不是属于「直系亲属」。然而,这样的界线事实上亦指出自己与表弟的太太也是姻亲关系。而以「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性取向区分他人,这个分隔的界线也将这两类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当试图将两个类别区分,也是一种连系。 当我们理解以上的关系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批判的对象也是属于群体的一部分和与我们有所联系。如果那位女士意识到表弟的太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或许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下理解对方的所为或不所为。而如果那位母亲能够理解不同性取向的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有机会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异常,只是性取向与她不相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更加透彻地了解别人,或以更客观的态度来感知他人的所为或不所为,便需要考虑所有完整的回路和相关的因素。例如,那位女士可以透过审视环境和相关的因素,尝试了解表弟妇为何在农历新年期间缺席家庭聚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位女士或许会发现表弟的爸爸是一名自恋狂,经常操纵表弟和表弟妇。结果,表弟的太太无法忍受面对他而选择不出席家庭聚会。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那位母亲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或许会意识到儿子的性取向有机会与部分基因结构有关。这样,她对于儿子选择男生作为伴侣的行为便会更加理解,不会认为儿子是不正常。 透过看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明白到这一点后,我们便会更有动力深入地考虑相关的因素来审视其他人的行为,避免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