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或「负面思想」?

我们对于拥有「坏习惯」觉得不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时间亦无法避免讨厌自己变得消极或满脑子都是「负面思想」。事实上,很多「治疗」都倾向专注于消除我们的负面部分。举例来说,针对自我形象低落的心理治疗可能会致力于完全消除个人对自我的负面思法,例如「我是个坏人」或「我是个差劲的学生」等。然而,如果我们有这些想法时,真的代表我们有什么问题吗?


长期沉迷于这些负面想法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固然有害。很重要的是,治疗师需要在进行心理治疗的期间帮助那么经常反刍思考的人管理他们的这种倾向。除此之外,作为人类,出现这些负面想法或有坏习惯也是人之常情。我想大概没有人会说当看到好友或兄弟姊妹在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功,而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时,心里未曾有过一丝的妒忌。假如我们难以接受自己偶尔会有这些负面的思想,可能会认为自己有缺陷。当陷入这种负面漩涡中,我们亦有机会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本质而进一步批评自己。

在接纳与承诺治疗中,其中一个概念指出,当人们「结合」了认知时,就会陷入情绪困扰。也就是说,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这些想法就是绝对的事实。他们亦会视有这些负面想法为一种对个人精神健康或身份的威胁。例如,如果某人无法接受兄弟姊妹比自己在事业上成功并感到嫉妒,她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甚至认为自己比起对方更为逊色和无能。另外,这些人也会视这些负面想法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的重要问题。他们可能会即时采取一些策略,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加正面或停止相关的负面思考。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尝试,这些负面思想都挥之不去。

如果你对自己的负面想法或「坏习惯」有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或许可以尝试在处理它们时培养更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灵活地选择如何对这些想法作出回应。我们无需强烈地削弱这些负面想法的可信程度或贬低我们的「坏习惯」。我们亦不用致力消除它们。我们只需要视它们为一连串的文字或影像,持续不断地变化或来来回回。我们不需要认同它们或与它们对抗。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作出回应。

譬如,当一个人对他的朋友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感到嫉妒时,与其批评自己妒忌对方,他可以选择接受这种嫉妒是展现他本性的一个讯号,即告诉他自己可能在职业发展上有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另一个方式就是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会感到嫉妒也是正常的,并让这些感觉和负面想法来去自如。有时候,如果这个人发现自己在追求职业成就上不够努力,这种嫉妒或许能激励他在职业发展上更加努力。

人类是复杂的,而我们在不同情景下出现的负面想法或有「坏习惯」也是复杂的。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平静而有韧性地生活,我们需要在回应自己的想法或看待自己的「坏习惯」时培养更多灵活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