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避免在与不成熟父母相处时作出过度反应?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曾经对我说: 「我对一个老生常谈的说法有所怀疑,真的所有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并在情感上提供足够的支援吗?」这位求助人的母亲具备不少自恋型人格特质,而父亲则拥有边缘型人格的倾向。在她整个童年成长阶段,她都未曾获得父母足够的身心照顾。事实上,她从小是由祖父母照顾,大部分的时间父母都不在她的身旁,甚少受到他们的爱和关怀。对她来说,可以肯定的是,父母二人未能满足她对情感上和渴望被爱的需求。结果,她对他们感到非常不满,在成年后难以好好地与他们相处。然而,当看着父母日渐变老,她又会因为自己无法与他们好好地相处而感到内疚。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经历不少的痛苦和折磨,并令她不断地作出自我批评,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面对不成熟父母的局限性,这位求助人如何能够避免在受到挑衅或刺激下作出过度的反应?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认为所有父母会爱护他们的孩子,并且无论如何也会提供情感上的支援。有见及此,我的求助人在成年后仍然对父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例如,每当和他们一起吃饭时,她总会因为他们未能换位思考和理解她在生活中的艰辛和困难而感到非常愤怒。另外,她有时甚至会因为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主导对话的倾向感到极为不安。实际上,她大部分时间都觉得自己被他们利用,从没有觉得被爱。她说:「对我来说,每次与他们共进晚餐都是一种折磨。」

我这位求助人在与父母共进晚餐时感到非常痛苦的根本原因是,她仍然幻想父母终有一天会改变,并可以给予她所需要的爱和情感上的支持。事实上,他们一家人每次的相聚只是为她带来失望。为了与不成熟父母相处,她首先需要放下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透过放弃对获得父母的爱和情感支持的任何期望,我的求助人可能更有机会在聚会中透过抽离和采取旁观者的立场来展开一种新的方式来和父母相处。

对我这位求助人来说,每当与父母碰面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以静观安定心神来进行观察。她需要观察他们的行为和反应,而不是被他们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这样,当他们说了一些令人愤怒或受伤的话时,她或许更能避免对他们作出更激烈的反应。例如,在晚饭时,她可以尝试留意父母的面部表情、交流时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背后的讯息。有了这个观察平台,她便能够更加抽离并减少因父母作出伤害性的评论或操控性的表达而作出过度的反应。透过这种方式,我的求助人亦可以评估父母的成熟程度,并了解他们可能无法提供她在现实中需要的东西。

不成熟的父母惹怒和伤害他们的孩子是很常见的。因此,我的求助人在面对被父母激怒或伤害的情况下,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和稳定自己。在与父母相处时,她可以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内在反应,例如是身体感觉或情绪感觉。每当感受到自己被惹怒或伤害,她能够透过拥抱这些内部反应来让自己逐步冷静下来,并停止对父母作出任何过度反应。

对于那些渴望与不成熟父母保持中立关系的而言,保持抽离和观察力是非常重要。如果不执着于希望获得父母的爱和情感支持等不切实际的期望,一个人就将更有机会摆脱成为无助的孩子,不再不停地感到愤怒和受伤。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