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另一个例子是如果我们购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衬衫并穿着它上班时,当同事都表示新衬衫十分漂亮和适合我们,我们会因此而感到快乐。同样地,我们的奖励系统因受到他人的讚美而启动,在大脑中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于是,我们便倾向不停地去购买漂亮的衬衫,希望增加被称讚的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

假如以上的两个例子在生活中不停重复地发生,我们有机会逐渐地发展对自我的看法。我们对于自我的看法会变得更加固定,例如「我很漂亮」、「我很聪明」、「我比别人优越」等等。当我们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不断地被启动,我们对自己的观点会变得更加稳定,有机会透过这种基于奖励的学习来塑造出自我。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的自我意识可能会因此而存在偏见,令我们无法看到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相似的地方这个现实,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也有光明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如果我们沉迷于提升自我的行为,有机会对「自我」产生主观性的偏见。正如我们在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的帖文所获得的正面强化,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于上瘾的模式,令我们变得迷失及不自知地对自我构成依赖。

当我们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发布帖文或穿着新衬衫上班获得正面的评价或「讚好」时,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是觉察自己的内在反应。每当我们获得别人讚好或是受到他人表扬的那刻,我们有什么感受?我们的内心是否感到兴奋和温暖?我们是否倾向在发帖后经常查看讚好或正面评论的数目?只要我们觉察到自己对于奖励行为的内在反应,我们才有机会考虑退后一步,停止透过奖励系统来塑造自我。我们需要逐渐地学会多觉察自己对自我的偏见,甚至挑战对自己的看法。我们亦需要学习不时客观地指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以谦虚的心来接受讚美。

静观觉察是指我们专注当下的经验,不带任何批判性和依赖性。我们需要学习观察自己在接受讚美和正面评价时的「兴奋」感觉,避免过分依赖它们。透过静观自己的兴奋,我们会觉察到自我膨胀。通过努力练习和培养静观,我们能够摆脱这些自我的膨胀,以更客观的方式看待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以中庸之道的方式来看待自己。需要学习从自我依附中迅速恢复过来,以及尝试减少在依赖下继续发展自我。这样做的话,可以防止我们在面对一些出乎意料的批评时作出过度的反应,避免自己把事情看得过分个人化。事实上,要获得自由,某程度上就是我们不过份地依赖自我。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儿童时期的人际创伤的心理治疗

在我心理治疗服务中,比较常见的求助者是经历人际创伤而寻求心理治疗的人士。很多临床问题,包括临床完美主义、依附问题、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机会与求助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创伤经验有关。一段健康的母婴关系能够促进小孩安全型依附的发展,妈妈能够敏锐地对婴儿发出的讯号作出反应,在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从更广泛的意义理解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发展

自1997年以来,香港人面对这个城市不同方面的变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对的事情时,都会问我有关身份及其发展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身份呢?如何能够概念化一个人在生命中的身份发展?当我们把「香港」称为自己的家乡时,可能会透过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独特的叙事来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对这个城市中一些可以预见的变化时,可能担心会因此而影响正在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香港人的身份发展。事实上,对于香港人这种特殊身份的改变仍然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研究身份发展的概念,便有机会意识到任何身份发展都存在许多个人上的差异。

照顾我们的内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购物狂,即使已经负债累累,仍然无法控制自己购物的冲动。她几乎每天午饭时间都会去购物,并经常沉迷浏览网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装、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场,都会有所收获,绝对不会空手而回。事实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颜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会每天查看那些网上商店的最新库存,确保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到实体店试身并购买。她的购物狂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与男友的关系,因为债台高筑而无法为筹备婚礼而储蓄。为什么她明明意识到自己购物狂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仍然忍不住继续疯狂购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