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移民的挑战──勇气令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最近两年,愈来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虑移民到其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时都会有朋友与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有些朋友在没有任何准备下便离开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如果在缺乏规划和社会资源下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也许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担心自己在外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中年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除了为子女适应新的成长环境而担忧,又要考虑是否带同年长的父母移民而烦恼。

作出移民这个决定需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无疑令人感到焦虑。事实上,当一个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生活时,可以预见一定的困难和逆境。其中一个例子是有可能会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或是被歧视。如果情况严重的话,有些人可能会在社交场合(例如学校和工作的地方)被他人欺凌,导致情绪困扰及经历创伤。面对这些逆境,人们难免会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可能与他们缺乏克服挑战和应对困难局势的自信心或对于逆境所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预期有关。

在经历了挑战或逆境后,我们是否有机会进化,成为一个新版本的自己?首先,当我们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我们需要接受有关的焦虑和恐惧,并运用勇气来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和不同的情况。就好像我曾经处理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个案一样,我不试图摆脱恐惧,反而透过拥抱我的恐惧来勇敢地面对那位求助人。第二,当我们愿意勇敢地面对挑战时,下一步就是为应对逆境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静观练习就是其中一个有效令自己紮根和安定心神的方法,好让我们为准备面对困难的情况时作好准备。

第三,在面对逆境时,我们可以尝试以一颗自我慈悲的心来接受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自我慈悲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因为能够让我们明白作为人类的局限性,培养对生命中所发生的事情的接受感。其中一种能够帮助我们的方法就是在经历挑战或是困难的局面后,为自己安排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活动。第四,当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后,便从逆境中反思和获得意义,促进个人成长。我们运用勇气来面对挑战和逆境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内在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凭着不断增强的内在力量,我们将更有能力面对更高水平的挑战和困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移民会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挑战。当考虑作出这个决定时需要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更需要为可能出现的逆境作好心理准备。如果你目前就需要迁移而感到恐惧和焦虑,可能需要透过接触这些感觉而不是倾向逃避。勇于面对眼前的挑战意味着要克服恐惧,并好好装备自己来准备应对各种困难。事实上,无论有没有移民的计划,我们都需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为可能的进化和发展做好准备。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与发展时期创伤有关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有些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或商人,他们具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及能够与其他人相处融洽。有些则是倾向回避与他人接触,甚至完全断绝社交联系。表面上,有社交焦虑的人会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离自己,亦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他们倾向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在社交聚会后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后亦需要一段长时间休养。

电影《 灵魂奇遇记 》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吗?

相信不少已经看过《 灵魂奇遇记 》这出动划的人都觉得它十分有启发性及令人感动。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为爵士乐的表演者,当他在试镜中被爵士乐传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选中成为表演乐手后,因过度兴奋而意外地掉进马路的深坑。Joe的灵魂最终出现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里遇到了22号,22号是一个对地球生活完全没有渴望和没有生命火花的灵魂。在22号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寻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与Dorothea Williams一起进行了演奏。可是,他却发现原来实现了自己的长期愿望后,并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相反,22号利用Joe的身体经历了一趟短暂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间和经历,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慾望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

二分法思维扭曲了我们与他人分离性的感知

作为人类,我们都难以避免对一些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动化的批判。我们倾向批评别人做了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或没有作出我们认为必要的行为。例如,一位女士对于表弟的太太没有出席农历新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而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她不断地批评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长辈,说了不少中伤对方的说话。另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认为儿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儿子无视自己的反对,继续与一位男同学交往。这名母亲向心理学家寻求协助,希望能够改变儿子的性取向。 在我们尝试理解自己对他人的自动化批判前,可以先了解一个关系概念。当我们试图对他人作出判断时,会倾向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会把这个特定的人与整个群体(该群体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数组成)之间建立界限,从而进行区分。譬如,以上所提及的那位女士把表弟的太太与全家人区分开来,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界限。在另一个例子中,那位母亲把自己同性恋儿子与其他异性恋者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事实上,矛盾的是,当我们创造差异时,所建立的界限实际上会把双方连系起来。例如,那名女士会以「姻亲关系」把自己和表弟的太太分隔开来,因为表弟的太太不是属于「直系亲属」。然而,这样的界线事实上亦指出自己与表弟的太太也是姻亲关系。而以「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性取向区分他人,这个分隔的界线也将这两类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当试图将两个类别区分,也是一种连系。 当我们理解以上的关系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批判的对象也是属于群体的一部分和与我们有所联系。如果那位女士意识到表弟的太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或许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下理解对方的所为或不所为。而如果那位母亲能够理解不同性取向的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有机会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异常,只是性取向与她不相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更加透彻地了解别人,或以更客观的态度来感知他人的所为或不所为,便需要考虑所有完整的回路和相关的因素。例如,那位女士可以透过审视环境和相关的因素,尝试了解表弟妇为何在农历新年期间缺席家庭聚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位女士或许会发现表弟的爸爸是一名自恋狂,经常操纵表弟和表弟妇。结果,表弟的太太无法忍受面对他而选择不出席家庭聚会。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那位母亲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或许会意识到儿子的性取向有机会与部分基因结构有关。这样,她对于儿子选择男生作为伴侣的行为便会更加理解,不会认为儿子是不正常。 透过看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明白到这一点后,我们便会更有动力深入地考虑相关的因素来审视其他人的行为,避免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