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忧郁情绪可能与我们一直试图追求幻想有关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某种成就。例如, 一位学生会渴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医生,一位女士希望能够在三十岁之前结婚生子,一位男士想成为亿万富翁等。尽管有些人意识到追求这些事物或许会妨碍他们建构内心的平静,但是他们仍会选择极力争取获得解脱或启发。事实上,有时候仅仅追求解脱或觉悟可能会使人沮丧。一个人越是努力去达到这些特殊的状态,就越难实现相关的目标。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当他第一次尝试申请入读大学的医学院时却被拒绝了。他因而变得非常沮丧,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非常绝望。在进行过数节的心理治疗后,他最后选择修读药剂学。当他获取药剂学学士学位后,他又再次申请修读医学学士学位。这次他被大学录取,因为他在修读药剂学的期间刻苦地学习,最后获得一等荣誉的成绩。然而,当成功考进医学院后,他却再次陷入忧郁。因为他发现班上聪慧的同学实在太多,他根本永远也无法成为班中的尖子。由于持续出现反复的抑郁情绪,他最终勉强地从医学院毕业,无法如他所愿成为脑神经科的专家。结果,他感到更加抑郁并经历更强烈的负面情绪。他曾向我提及,他想获取执业医生资格及成为脑神经科的专科医生好比尝试追逐及捕获彩虹——他可以看到目的地,但实际上永远也无法到达那里。

拥有抱负是很多人努力工作和保持活力的动力来源,这是我们力争上游和追求目标的正向方面。然而,如果我们只懂执着于实现这个目标而忽略生活其他的东西,也许最终会使我们感到无比痛苦。我们有机会无法达成目标,也有可能在追求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紧张和沮丧。当人们试图在生活中获得彻底的解放或觉醒时,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例如,部分学习冥想的人可能会希望通过严守纪律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来完全消除日常生活中的慾望和需求。如果他们试图透过冥想获得某种道德奖励或高水平的觉醒,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这就如追逐和捕捉彩虹一样。假如我们过度沉迷于自己所追求的事物,就可能倾向把我们的目标和愿望理想化。那些希望透过冥想得到觉悟的人或许抱着很高的期望,但终极真相是在冥想时我们需要放下对觉悟的幻想。我们在冥想的期间只是坐着及注意自己的呼吸,只有不再追求觉醒并单纯地冥想时,我们才能在捕捉彩虹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自我」。这样,我们就可以欣赏彩虹,而不需要追逐和捕捉它。

对我上述的那位求助人来说,令人鼓舞的是他仍然能够实现成为医生的愿望,他的坚持和努力值得我们给予掌声。事实上,他所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最终也能考上医学院。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抱负并为目标而努力是为生命赋予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理想化并且沉迷于得到它,当结果不像预期时就有机会感到沮丧。假如我们能够学会专注于过程并放下「自我」,也可以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有了这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思想,即使我们在努力过后面对失败或结果未如理想,我们也不会感到痛苦。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