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静观有助巴黎奥运两位香港金牌得主改善对身体的觉察并提升比赛表现

对于江旻憓和张家朗在2024年巴黎奥运取得金牌,香港人都为此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尽管面对挑战和于比赛中落后,他们二人都能够充分展现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香港精神,获得不少的讚赏。很多人认为,两位在比赛中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除了拥有最佳的心理状态外,他们在剑击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现出极高的执行力。

研究指出,培养静观有助运动员建立最佳心理状态,并且提升他们的运动表现。此外,静观亦被证实可以改善我们对身体的觉察。静观是指不带批判、全然接受和有意识地注意当下的经历。江旻憓和张家朗都表示,他们都有恒常练习静观冥想。恒常练习静观有助促进对身体的觉察,这是他们拥有非凡运动表现的因素之一。这种意识是指对我们对身体培养觉察及建立连系,如果我们有高水平的身体觉察,就可以更流畅地执行不同的动作,并且保持更好的平衡和姿势。毫无疑问,透过定期进行静观练习,比起那些没有这种习惯的运动员,江旻憓和张家朗都能够培养出更好的身体觉察。由于剑击是一项需要高水平身体觉察才能够专注地执行动作的运动,因此具备这种觉察力和意识是非常重要。

那么,身体觉察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重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当对身体有更多的觉察并与身体建立联系,我们将更有能力识别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例如是饥饿、口渴、疲劳和情绪困扰等。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感受我们的身体,才能够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事实上,很多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都因为长期被阻隔而无法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联系。结果,他们难以觉察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譬如,我其中一位有童年创伤的求助人在夏天天气炎热时总是穿着一件冬季外套。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她开始对治疗室的温度有所觉察,亦开始意识到自己感到很热,于是把外套脱掉。

除了身体感觉外,低水平的身体觉察也会导致一个人难以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我的另一位求助人经常出现无无法解释的胸痛。当她进行过多次的身体检查都显示正常结果时,她为这种未知的疼痛感到非常困扰。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我们发现她对自己的身体觉察的水平较低。这样,在面对工作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压力时,她很少意识到那些与焦虑和忧郁相关的感觉,导致出现无法解释的痛症。

江旻憓和张家朗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恒常练习静观对培养身体觉察的益处。即使我们并非精英运动员,但定期练习静观能够帮助我们增强对身体的觉察和连系,以及提升幸福感。静观练习(如身体扫描、静观运动和瑜伽)是一些我们可以添加到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