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制定 2024 年新年决心的两个重要提示

毫无疑问,不少人在2023年经历了很多不确定性和痛苦。接近年终,我们通常都会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得更好和更幸福。然而,很多人预计在来年世界仍然充满纷扰和困难。鑑于这些预测,部分人在制定新年决心时可能会感到无比焦虑和恐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经济和政治形势不确定,以及全球暖化等问题,未来变得更难预测和充满更多的未知。那些倾向容易感到焦虑的人对于失去控制感会感到不安,因此在面对所有这些可以预计的挑战时,他们有机会经历莫大的压力和痛苦。面临2024年有可能出现的混乱和困难,我们该如何应对?

避免经历痛楚和苦难并渴望获得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的本性。有见及此,我们会尽力避免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以免遭受痛苦。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对于发送求职信感到非常抗拒,因为她担心参加工作面试和所获得的结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她知道自己需要找工作,但她对于在求职过程中经历失败感到非常忧虑。为了不用经历强烈的负面情绪(如面试时的焦虑和挫败时的悲伤),她选择限制自己不作出任何尝试。在另一个例子中,我另一位求助人因为无法忍受职场上的办公室政治问题而辞职。在他晋升至中阶管理层后,他在工作中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由于他不想处理这些复杂的办公室政治问题,他认为自己需要放弃在这个工作领域中建立的所有东西和丰富工作经验。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见,我的两位求助人都试图极力逃避生活中的痛苦。但问题是,我们真的能摆脱生活中的苦难吗?答案是不行。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我们都无可避免地在生活中面对苦难。就如我上述提及的两位求助人一样,他们在摆脱最初的痛苦后仍然面临痛苦。那位女士因为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觉得自己非常失败并感到抑郁。当她长时间待在家中百无聊赖,就更觉得自己没用。那位辞掉工作的男士因为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路向而感到焦虑,极度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

当环境持续不断地变化,如果我们想在这个世界生存,就不可能一直坚持沿用旧有的应对模式。我们以往的生存机制可能经过多年后已经不合时宜,我们需要创立一种新的应对模式来面对世界的纷乱和不确定性。例如,一位求助人在过去常常通过暴饮暴食垃圾食物来控制与家庭问题相关的抑郁情绪。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无法维持这种生存应对机制,因为她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对我们而言,在应对生活挑战时对我们的自动导航保持警觉性是很重要的。鑑于这个世界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具灵活性的应对机制是一种新的生存需求。

概括地说,我们需要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苦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拥抱自己的痛苦并活在当下。矛盾的是,当我们有了这种能力,才更有机会享受当下的时刻。我们亦会感到更为冷静和安定心神。面对2024年的纷乱和不确定性,这种能力亦带给我们勇气去面对挑战。此外,基于来年充满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我们需要培养更灵活的应对机制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同挑战。有了这两种觉悟,我们在迎接2024年就可能少一点焦虑和担忧,并有更多勇气去制定新年决心。祝大家新年快乐!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