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沉迷于社交媒体? 抑或沉迷于自我?

毫无疑问,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利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来进行虚拟社交,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不少人会把在社交媒体发布照片或帖文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成为某种「仪式」,例如在享受美食前要拍下照片和在进行身体锻练期间拍照展示自己拥有良好的健康习惯。事实上,当我们所发布的帖文或照片获得积极的评论和反应时,所带来的正面回馈能够强化这些行为,并促使我们不停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生活。每当家人和朋友一次又一次地给予我们正面积极的评价或反应,实际上亦加强了我们对自己正面的看法。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便会对自己的看法变得更为固定。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把自己定型于我们渴望投射在社交媒体的某个形象。

例如,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认为她是一位「好太太」和「好妈妈」,她可能会透过发布帖子来实现自己这个愿望。当她的家人和朋友多次对她所发布的帖子或照片作出积极的评价和反应时,她便开始形成自己是一位「好太太」和「好妈妈」的自我意识。事实上,每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其他人的正面留言或反应时,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就会增加。结果,我们会立刻感到自我感觉良好和兴奋。有研究证据表明,这种透过增加大脑多巴胺水平的奖励性学习是会让人上瘾的。长远来说,我们只会渴望获得更多的多巴胺,并无法控制自己不停地追求满足从帖子中获得积极评论和反应的冲动。

使用社交媒体来创立或建构「自我」的角色并没有错,无可否认,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譬如,我们需要有一种健康的看法,希望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我们可以透过发布健康生活或自己的成就的帖子来告诉家人或朋友有关自己的生活点滴,这除了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也是他人建立连系的其中一种方式。然而,如果我们极端或过度地利用社交媒体来提升自我,便有机会对自我上瘾。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变成只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获得世界的关注和钦佩。最终,我们可能会在看待「自我」时存在偏见,更有机会地变得自大,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很多人类的心理问题都与人们对自我的成瘾相关。如果我们渴望全心全意地投入生活和对自我有更客观的认识,我们可能需要学习不那么沉迷于专注「自我」。若果我们放弃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一个角色展示于他人面前,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更有机会尝试去体验和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例如,与其在晚餐时专注于创建引人注目的帖文和修葺照片,我们不妨尝试专注于品嚐眼前的食物。这种把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方式有助我们更加觉察真实的自我,而非专注于我们想向他人投射的角色。

当然,为了忠于自己,我们并非要过着没有任何角色的生活。事实上,我们可以尝试在获得他人对自己成就认可的和保持全然觉察地体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只要我们时刻牢记着需要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时在社交媒体发布帖子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坏处。透过这样做,我们便不会太过在意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过上真正平静的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可以治疗我的家人或朋友吗?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经常因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其他问题(例如工作压力)向我作出谘询。在我的社交圈子中,不时有人向我作出请求,希望我为他们的伴侣或密友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我通常会礼貌地拒绝他们的请求,并尽力转介有类似背景的专家为他们提供心理治疗服务。为什么在提供心理治疗时保持适当的界限如此重要?而在什么例外的情况下,心理学家能够同时与某人建立多重关系?

移民的挑战──勇气令我们变得更强大

在最近两年,愈来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虑移民到其他国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时都会有朋友与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计划,甚至有些朋友在没有任何准备下便离开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如果在缺乏规划和社会资源下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也许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年轻人可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担心自己在外国没有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中年人可能需要放弃原本安稳的生活而离开家乡,除了为子女适应新的成长环境而担忧,又要考虑是否带同年长的父母移民而烦恼。

二分法思维扭曲了我们与他人分离性的感知

作为人类,我们都难以避免对一些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动化的批判。我们倾向批评别人做了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事情或没有作出我们认为必要的行为。例如,一位女士对于表弟的太太没有出席农历新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而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她不断地批评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长辈,说了不少中伤对方的说话。另一个例子一位母亲认为儿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儿子无视自己的反对,继续与一位男同学交往。这名母亲向心理学家寻求协助,希望能够改变儿子的性取向。 在我们尝试理解自己对他人的自动化批判前,可以先了解一个关系概念。当我们试图对他人作出判断时,会倾向考虑到这个人与自己或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会把这个特定的人与整个群体(该群体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数组成)之间建立界限,从而进行区分。譬如,以上所提及的那位女士把表弟的太太与全家人区分开来,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界限。在另一个例子中,那位母亲把自己同性恋儿子与其他异性恋者区分开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不正常。事实上,矛盾的是,当我们创造差异时,所建立的界限实际上会把双方连系起来。例如,那名女士会以「姻亲关系」把自己和表弟的太太分隔开来,因为表弟的太太不是属于「直系亲属」。然而,这样的界线事实上亦指出自己与表弟的太太也是姻亲关系。而以「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性取向区分他人,这个分隔的界线也将这两类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当试图将两个类别区分,也是一种连系。 当我们理解以上的关系概念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批判的对象也是属于群体的一部分和与我们有所联系。如果那位女士意识到表弟的太太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她或许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下理解对方的所为或不所为。而如果那位母亲能够理解不同性取向的人实际上是有联系的,有机会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异常,只是性取向与她不相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希望更加透彻地了解别人,或以更客观的态度来感知他人的所为或不所为,便需要考虑所有完整的回路和相关的因素。例如,那位女士可以透过审视环境和相关的因素,尝试了解表弟妇为何在农历新年期间缺席家庭聚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这位女士或许会发现表弟的爸爸是一名自恋狂,经常操纵表弟和表弟妇。结果,表弟的太太无法忍受面对他而选择不出席家庭聚会。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那位母亲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情况,或许会意识到儿子的性取向有机会与部分基因结构有关。这样,她对于儿子选择男生作为伴侣的行为便会更加理解,不会认为儿子是不正常。 透过看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自己实际上也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当明白到这一点后,我们便会更有动力深入地考虑相关的因素来审视其他人的行为,避免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