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所看到的和看不到的

最近,我在社交聚會遇到一對夫婦,他們分享選購新車的經歷。由於他們對於購買哪種型號的車無法作出決策,於是便詢問我們的意見。對於這個問題,我邀請這對夫婦分享對於自己喜歡的型號的看法。丈夫喜歡馬力更大和節能效力更好的車款,而太太則喜歡外型較苗條和流線型設計的車子。他們渴望能夠購入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型號,似乎無法客觀地感知兩款車子來作出選擇。為什麼我們傾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甚至認為自己能夠客觀地全面感知整個畫面?

其中一個導致我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原因是,我們會根據過往的經驗或自我認同來選擇性地感知現實。例如,如果我在過去傾向採用某種特定的心理治療方向,並習慣以此來評估我的求助人的情況,儘管我學會了其他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方向,仍有可能自動化地選擇過去一直所採取的方向來進行分析。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所看到的可能無法完全反映整個畫面,亦有機會因自己的選擇性而出現扭曲或偏頗的情況。

事實上,我們也會傾向被那些與自我認同相關的事物所吸引。在上述的例子中,那名丈夫和妻子在選購汽車時各持自己的觀點,而他們的偏好實際上與那些自我認同相關的吸引特質有關。據我所知,那名丈夫是一位賽車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名工程師。結果,他在選購汽車時會被該汽車型號的速度和節能效力所吸引。另一方面,那名妻子是一位藝術家,對審美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選擇車子的型號時,她傾向著重美學設計的元素。由於我們選擇性地看到那些與自我認同和過去經驗相關的事物,我們便有機會無法看清現實的某些方面。如果我們渴望客觀地面對自己的現實,需要學會放下這些與自身過去經驗和自我認同的條件。

如果我們希望對自己所感知的事擁有更客觀的看法,便需要安穩自己的心神和培養靜觀。當我們能夠安定下來的時候,將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各種事物更廣闊的畫面上。透過靜觀,我們能夠更加專注地運用所有的感官來感知事物或現實。此外,我們也有機會覺察自己對某些方面的執著,留意到過去的經歷或自我認同對自己的影響。對於我在社交聚會中所遇到的這對夫婦,我建議他們再到汽車銷售點重新審視不同型號的車子和安定自己的心神。我告訴他們,他們可以透過感受自己的身體感覺,以及站立時地面支撐著自己的感覺來安定自己。這樣,他們就可以嘗試運用所有的感官來觀察和看待不同型號的汽車,並以客觀的態度去考慮如何選購車子。在聆聽我們的分享後,他們一致認為彼此是正在尋找一種具體實用性和可靠性的模型。另外,他們亦反映自己的自我認同強大得幾乎令自己迷失,主觀性地選擇自己偏好的型號而忽略其他考慮因素。有趣的是,在選購車子的過程中,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偏見,甚至認為自己能夠作出最好的選擇。透過靜觀和安定心神,他們也許能夠在選購的過程中想出那一種型號和設計才是最適合他們的需要。

儘管能夠睜開眼睛地看到,但是我們可能沒有真正地「看到」。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類有哪些「基本情緒」?為何這些情緒對我們十分重要?

當我們駕駛時,如果對面行車線的司機突然切入並險些撞車,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在那短短的幾秒,我們驚恐的情緒令我們作出自動反應,立刻扭動軚盤躲避以免意外發生。這種自動反應是與杏仁核活化有關,甚至在我們有意識地評估眼前的狀況之前已對於威脅作出了反應。這是一個具有原始進化的的重要生存機制。恐懼是一種主要的適應性情緒,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