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作出判斷或評價前,讓我們先了解個人差異和環境因素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

不少我的求助人都曾經問我,為什麼一個家庭中有著同樣的家庭環境,但他們的兄弟姊妹沒有患上同樣的精神障礙?他們是否比較脆弱,抑或有更多的缺陷?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同輩之間互相比較是很常見。我們當中可能很多人早已習慣事事與他人進行比較,從小在家庭或學校中學會了與人比較是一種生存機制。事實上,我們需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核心價值和行為傾向都由獨一無二的因素組合而成。我們需要對自己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培養更多的慈悲,例如是購物狂、工作狂、拖延問題、情緒爆發或自我傷害等。這是因為在我們能夠管理這些適應不良模式和處理情緒困擾前,需要先放下對自己的評價,才能誠實地避免否定自我。

要管理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我們需要對自己的傾向有更深的了解。在學習增強自我覺察前,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了解那些建立我們獨特「自我」的常見因素。首先,童年時期父母教養模式是其中一個影響我們性格和身分發展的重要因素。譬如,如果父母有權威的教育模式,他們的孩子在成年後很有可能成為完美主義者,在各方面都有著高要求和高期望。如果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對孩子過分保護,孩子則可能在成年後缺乏自信並習慣依賴他人。另一個因素是童年環境中朋輩的影響,假如一個人在一間競爭激烈和非常著重學術成就的學校中學習,他或她可能學會一生都與同輩進行比較。這個人有機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或工作上,沒有真正享受生活。人們在中年時期意識自己一直花費大量時間追求成功,卻完全沒有任何個人興趣,這些情況並不罕見。

在整個個人發展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一個人的行為傾向往往會受那些與文化因素相關的信念和價值觀所影響。假如一種文化傾向重視某個特定的職業,那麼很多菁英子女可能會選擇修讀相關的學科。此外,這些孩子長大後可能只會視這個職業為權威,而不會考慮其他相對較少人尊重的專業人士所提出的意見。事實上,這有機會縮小成年人在作出決定時看待事物的視角。在我們的童年時期,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廣泛的,甚至不受我們控制。我們無法控制哪些鄰居的孩子能夠在我們家樓下的公園玩耍,而且我們有機會受這些鄰居影響。如果這些小孩喜歡玩電子遊戲,我們就更容易在童年時期沉迷於於電子遊戲中。相反,如果這些孩子喜歡閱讀,我們或許會變成「書蟲」。

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存在差異。在同一個家庭中,兄弟姊妹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是很常見。這一點亦解釋了為什麼在一個充滿虐待的家庭中有些孩子在成年後沒有患上精神障礙,但另一些則患有某種精神疾病。

如果我們對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有更多的了解,就能對那些患有精神障礙的人培養更多慈悲。我們不應該告訴他們一定要堅強面對、要用意志力去克服情緒困擾和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其實,在幫助精神病患者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放下自己的判斷,放下權威的立場。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