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聖誕節下的心理韌性

聖誕節是我們與摯親、家人和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會藉著這個機會向身邊的人表達愛和關懷。也是我們感到被愛和感恩的節日。也許在2021年上半年,疫情仍然繼續流行,2020年的聖誕節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典型的聖誕節。很多國家每天新增的確診數字仍然持續高企,因此社交隔離措施十分嚴格。由於存在著很多不同的限制,很多人無法像往年一樣慶祝聖誕節。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封城」的措施而感到被隔離或孤立,面對這些特殊的情況,我們如何保持心理韌性?
如何與他人保持緊密的聯繫是其中一個能夠影響我們心理韌性的因素。事實上,被孤立和孤獨的感覺會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人類是有與他人互動和聯繫的需要,社交關係會啟動我們大腦的獎勵系統。當我們進行正面的社交活動時,大腦的獎勵迴路內的多巴胺水平會提高。
研究指出,當我們在社交活動中經歷拒絕或是被孤立的時候,大腦的反應會與受到身體或精神威脅的反應相類似,「恐懼迴路」(包括杏仁核、前扣帶回、內側前額葉皮質和交感神經系統)會被啟動。相反,如果我們有緊密的社交聯繫,恐懼迴路便會平靜下來。結果,正面的社交活動會影響我們的安全感,同時亦增加了我們面對逆境的心理韌性。
當我們與摯親交流時,會增加大腦中的催產素(oxytocin)水平。只要簡單地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向他們展示愛心和關懷,大多數都會得到他們相同的回應。催產素的水平上升會增強我們的歸屬感,同時促進了親社會行為。實際上,催產素還可以減少杏仁核的活動,從而可以減少我們面對壓力的負面反應。
根據神經科學的證據,毫無疑問,強大而具支持性的社交網絡能夠增強我們在逆境中的心理韌性,而它也是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儘管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需要遵循社會隔離措施,但我們仍可以嘗試透過各種方式與他人保持聯繫。隨著當前科技技術的進步,我們現在可以通過網路與家人或朋友保持聯絡。即使沒有實體的聚會,我們也可以與身處任何地方的親友一起舉行虛擬的聖誕節聚會。
對於那些因為疫情大流行而承受著莫大壓力(例如失業、身體疾病或財務問題等等)的人,從家人或朋友得到愛和支持能幫助他們培養心理韌性。無論這一刻感覺幸福,抑或是正在遭受逆境之苦的人,只要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絡和建立聯繫也可以在這個非典型的聖誕節溫暖我們的心。不論接受或是給予他人愛與支持,都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更具心理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