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邊緣型人格障礙──缺乏對自我的感知和內在穩定性

我的其中一位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求助人最近感到非常困擾,原因是她的男朋友因為工作繁忙而未能一如以往地常常見面。當她的男朋友要求在下班後需要多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後,她的情緒被觸動並變得極為波動,甚至作出割傷手臂的自殘行為。事實上,她無法覺察自己的行為可能是源自對被另一半拋棄的強烈恐懼。每當她獨自在家的時候,她會因為不能像以前一樣經常看到男友而感到非常空虛。當一個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被任何真實或想像的拋棄所觸發時,他或她會有什麼的想法和行為?

在人際交往中,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傾向以二分法的思維來看待事物或出現思想僵化的情況。這種的思維模式會讓他們迅速地由理想化一個人和依戀對方轉變為試圖貶低和對抗對方。他們對於受到拒絕非常敏感,如別人改變了與他們相處的交往模式時,便會感到非常沮喪。譬如,我上述的求助人如果在下班後無法與男朋友通過短訊保持聯繫或沒有接聽她的來電,她便會一直不停地致電給他。此外,她還會認為男朋友已經不再愛她了。

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除了在人際關係中的思維欠缺靈活性外,他們還會衝動地作出自殘行為,如自殺企圖、割傷自己等,以及在情緒波動時與他人發生激烈的衝突。事實上,自殘傾向可能與他們試圖應對情緒波動或從麻木中釋放自己的情緒相關。這些嘗試也有機會是他們在感到被遺棄時表達向他人尋求協助的一種方式。例如,我的那位求助人會在男朋友晚上不在身邊時感到非常沮喪,繼而割傷自己。她亦會繼續向男友發送短訊,告訴對方她正在傷害自己,渴望獲得他人的關注。

在情緒方面,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情緒飄忽不定,其特徵是從正常或平穩的情緒突然明顯地轉變成煩躁不安。他們難以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並且在情緒波動時傾向運用適應不良的策略來作出應對。面對那些超出預期的觸發因素,他們可能會經歷不成比例的強烈憤怒。譬如,我的那位求助人會因為男朋友忙於工作而沒有在下班時間準時打電話給她而得火冒三丈,在電話中大發脾氣不停地責罵他。當對方因為受到她猛烈的辱罵而掛斷電話時,她便立即認定男朋友拋棄了自己。

由於缺乏穩定的自我感知,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經常會感到空虛和難以獨處。此外,他們亦需要時常得到別人的認同才能獲得一定的存在感。結果,他們非常擔心自己會被他人拋棄,因為他們不論在內在或情感上都無法自給自足。鑑於生理或心理上的因素所形成的情緒失調和二分法思維,他們有機會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面臨很多挑戰。事實上,心理治療能夠有助這些人建立更穩定的自我意識,以及更有效地調節他們的情緒。透過慈悲的心和深入的了解,我們都可以幫助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過上充實豐富的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兒童時期的人際創傷的心理治療

在我心理治療服務中,比較常見的求助者是經歷人際創傷而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士。很多臨床問題,包括臨床完美主義、依附問題、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機會與求助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經驗有關。一段健康的母嬰關係能夠促進小孩安全型依附的發展,媽媽能夠敏銳地對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反應,在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面對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描繪了一位富有而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的「英雄之旅」,這位醫生就是傲慢的奇異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雙手受到創傷,令他無法進行手術。在尋求治療雙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瑪泰姬(Kamar-Taj) 尋求巫師的幫助。經過巫師和古一的培訓,奇異博士的雙手康復了。奇異博士決心踏上保護地球的旅程。根據美國文學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這是一段尋求真實自我的旅程,我們能夠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