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與不成熟的父母關係疏離

對於那些從小成長於完整家庭,父母會為自己提供足夠基本需要(如食物、住所和教育)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很難告訴別人自己實際上對親子關係感到不滿。當這些人向朋友談及有關與父母欠缺聯繫及他們對自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時,朋友總是叫他們不要抱怨。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們的朋友可能會淡化這些人在童年時期所承受的痛苦所帶來嚴重性,因為他們會認為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護自己的孩子。然而,隨著更深入的交談和理解,這些人可能發現父母的其中一方或雙方並不成熟,似乎無法在溝通的過程中嘗試理解自己的觀點,更似乎沒有興趣關注自己在生活中的需要和困難。我的其中一位成年求助人告訴我,當他向年邁的父母講述自己小時候的社交焦慮時,他的父親回應說:「你怎可能會有社交焦慮?你小時候看起來很正常,常常都很快樂!」事實上,這位求助人因在學校受到同學長期的欺凌,整個童年時期也受焦慮和抑鬱情緒所困擾。

對於不成熟的父母,他們可能無法應對生活複雜的情況,並傾向著重子女有否擔當好作為「孩子」的角色,強調遵守規則。事實上,這些父母可能認為自己作為父母擁有絕對的權利。他們會認為擔當父母的角色能夠保證自己有權對孩子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譬如,一位母親對女兒說:「我想打你便打你,甚至殺掉你也可以,因為我是你的母親。」這些父母的態度是,為人父母意味著自己能夠免於體諒和尊重孩子的界線。

此外,不成熟的父母亦希望子女能夠乖乖順從作為孩子的角色,這種對角色上的強迫傾向實際上驅使他們不斷地強迫孩子以某種方式行事。如果孩子拒絕遵守,父母便會威脅和拒絕他們,也有機會把孩子和與其他家庭成員分隔開來,為孩子帶來莫大的內疚和羞恥感。不成熟父母的這些行為和回應可能向子女傳達一個信息,就是他們是壞人或壞孩子,沒有按照孩子的角色行事。例如,一個具備自戀型人格特徵的父親會不斷期望他的兒子順從和守規。當他的兒子為他購買一個住宅單位讓他享受退休生活時,他表現出蔑視的態度,不斷批評單位的缺陷,這是因為兒子給他買房子的行為與他對兒子需要順從的期望存在矛盾。事實上,這位父親認為父親的角色就是唯一能為家庭付出的人,無論兒子年紀有多大,只有他能夠買東西給兒子。

父母不成熟的成年子女所面對的困難和痛苦,源自父母無法自我反省。他們沒有能力分析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他們只是簡單地活在當下,忘記過去自己的所作所為。例如,一位不成熟的父母會忘記自己曾經頻繁地辱罵孩子和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並期望孩子在事後表現得像沒事發生一樣與他融洽地相處。另一個例子是,一位媽媽忘記自己答應為女兒換掉那雙破舊的鞋子。當女兒在一星期後問及何時能有新鞋子時,她竟然反問女兒自己有作出這個承諾嗎。通常,成年子女向不成熟的父母談及他們過去所做的事情所帶來的傷害時,這些父母往往會反過來指示孩子沉溺過去,甚至質疑為什麼成年子女不能原諒他們或忘記曾發生過的事情。這些不成熟的父母未能明白要從創傷或虐待中療癒是需要時間的。

毋庸置疑,不成熟的父母在自己的童年時期也有機會經歷過童年創傷。作為一個成年的孩子,我們需要向他們表達同理心,並盡可能地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事實上,作出報復或與這些父母斷絕來往對他們並沒有好處。的確,當人們嘗試照顧不成熟的父母前,自己有必要學習如何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創傷。這樣,他們才能在先照顧自己下再照顧父母。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