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對他人輕微的挑釁作出過度的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對岳母產生憤怒。某一天,他與妻子的父母一起共進午餐。當天他穿著了一件顏色鮮艷的襯衫,當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時候便立即向他的衣著打扮作出評價,批評他穿著得過分搶眼。雖然他能控制自己沒有即時對她大發脾氣,但是卻因為怒火中燒而無法好好享受午餐的體驗。當他與朋友分享這件事情時,他們否定了他的憤怒,並告訴他他反應過度了。他們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嘗試建議他穿更適合的衣服來配合工作場合。對於沒有獲得朋友的認可和理解,我的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喪和孤獨。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麼標準來認為他反應過度。你有嘗試過因為別人輕微的挑釁而作出過度反應的經歷嗎?

有時候,我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會與其對我們挑釁的強度不成比例。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情緒反應可能與過去的情緒記憶有關。例如,對我的那位求助人而言,他對岳母的過度憤怒可能受以往一些負面情緒記憶所影響。在他與太太結婚之前,他的岳母一直要求太太要三思而後行,因為她認為我的求助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未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未能帶給女兒安穩的生活。當我的求助人嘗試透過為岳母烹調一頓豐富的晚餐來取悅她時,有時候也會受到她蔑視。

事實上,我們在當下的生活對某人的負面情緒記憶也有機會與自己在童年時期的重要他人相關。如果我們在和重要他人(如父母)的關係中有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便可能因此而埋藏了一些對他們或自己的負面情緒記憶。例如,我那位求助人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挑剔的人,常常苛刻地對待他。他自小無論做些什麼都難以獲得母親的認可,由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無法滿足,導致他對自我產生羞恥感。當他的岳母批評他穿著色彩鮮豔的襯衫時,所引起的反應實際上也與他的過去有關。鑑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不被滿足,他因此感非常憤怒和羞恥。結果,他就岳母一個簡單的批評而作出過度的反應。

事實上,我們有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出了過度的反應,只是知道自己想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回應人和事。因此,了解自己過往的經歷如何影響我們尤其重要。對於那麼經常作出過度反應的人而言,接受心理治療來探索童年經歷和未滿足的需求可能是有助改善情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