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對他人輕微的挑釁作出過度的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對岳母產生憤怒。某一天,他與妻子的父母一起共進午餐。當天他穿著了一件顏色鮮艷的襯衫,當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時候便立即向他的衣著打扮作出評價,批評他穿著得過分搶眼。雖然他能控制自己沒有即時對她大發脾氣,但是卻因為怒火中燒而無法好好享受午餐的體驗。當他與朋友分享這件事情時,他們否定了他的憤怒,並告訴他他反應過度了。他們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嘗試建議他穿更適合的衣服來配合工作場合。對於沒有獲得朋友的認可和理解,我的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喪和孤獨。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麼標準來認為他反應過度。你有嘗試過因為別人輕微的挑釁而作出過度反應的經歷嗎?

有時候,我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會與其對我們挑釁的強度不成比例。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情緒反應可能與過去的情緒記憶有關。例如,對我的那位求助人而言,他對岳母的過度憤怒可能受以往一些負面情緒記憶所影響。在他與太太結婚之前,他的岳母一直要求太太要三思而後行,因為她認為我的求助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未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未能帶給女兒安穩的生活。當我的求助人嘗試透過為岳母烹調一頓豐富的晚餐來取悅她時,有時候也會受到她蔑視。

事實上,我們在當下的生活對某人的負面情緒記憶也有機會與自己在童年時期的重要他人相關。如果我們在和重要他人(如父母)的關係中有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便可能因此而埋藏了一些對他們或自己的負面情緒記憶。例如,我那位求助人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挑剔的人,常常苛刻地對待他。他自小無論做些什麼都難以獲得母親的認可,由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無法滿足,導致他對自我產生羞恥感。當他的岳母批評他穿著色彩鮮豔的襯衫時,所引起的反應實際上也與他的過去有關。鑑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不被滿足,他因此感非常憤怒和羞恥。結果,他就岳母一個簡單的批評而作出過度的反應。

事實上,我們有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出了過度的反應,只是知道自己想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回應人和事。因此,了解自己過往的經歷如何影響我們尤其重要。對於那麼經常作出過度反應的人而言,接受心理治療來探索童年經歷和未滿足的需求可能是有助改善情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