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重覆地與自戀型人格的人交往,並被困於關係中?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反覆地與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交往,甚至一次又一次陷入虐待關係中。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被困於與具備這種特質的男士建立的親密關係中。從表面看,她的男朋友用心關注她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並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譬如,他每天都會陪她上下班,還會為她支付所有的賬單和負擔每月的日常開支。在購物時,他亦會為我這位求助人選購衣服或眼鏡的款式。每當我的求助人沒有按照男朋友的建議,以及對下決定有個人意見時,她的男朋友都會狠狠地批評她的選擇,希望藉此讓她順從他的意思。她的男朋友經常在生活的各方面批評和貶低她,比如外貌、工作能力和智力等。例如,如果我的求助人被行銷人員欺騙了,他會對她說:「你真的很愚蠢!怎會不知道這些是行銷策略?為什麼你會作出那麼糟糕的決定?」漸漸地,我的求助人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害怕在生活中作出任何決定。儘管她的朋友勸喻她考慮與男朋友分手,但是她仍然覺得自己非常依賴他,並認為她的朋友建議她作出一些不利自己的事情。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她開始意識到自己過去曾多次與具有類近特質的男性約會。如果沒有和我討論,她自己可能未曾覺察到這種模式。為什麼有些人會反覆地與那些有機會虐待他們的人約會?

人們之所以反覆地選擇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伴侶,其中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有機會曾經被一或兩個自戀型父母虐待過。結果,他們傾向於選擇具備類近特質的伴侶來尋求解決創傷的方法。由於經歷童年創傷,他們可能會有持續低自尊的問題,並需要具有相似特質的人來認同他們。這些人可能下意識地認為只要獲得這類型的伴侶的認可,就能克服童年創傷和解決相關的問題。例如,上述的求助人非常努力地保持理想體重和完美無瑕的皮膚,以尋求有自戀型人格傾向的男友的認可。儘管男朋友一直不斷地批評她的外表,但實際上她認為自己有機會獲得男朋友的認同,並相信這樣就足夠了。

矛盾的是,部分經歷童年創傷的人即使重覆地受到自戀伴侶言語甚至身體虐待後,仍然會選擇與對方保持關係。這些人在面對伴侶對他們作出虐待行為時,可能經常感到無能為力。在他們小時候,就算父母對他們做了一些殘忍的事情,他們亦無法離開虐待他們的父母。作為子女,他們需要依靠父母才能滿足生存需求。有見及此,他們最需要做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避免被父母遺棄。在某些情況下,孩子可能會為了生存而脫離自己被虐待的現實,需要在精神上擺脫其父母的虐待行為。結果,當經歷童年創傷的人在成年後與自戀者發展浪漫親密關係時,他們有機會產生解離性防禦。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會否認、最小化或從對建立理想關係的幻想中抽離。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感覺不到他們的伴侶於當前的親密關係中正在虐待他們。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似乎陷入與自戀伴侶的虐待關係中,重要的是一個人能夠反思自己的關係模式,以及學習採取必要的行動來避免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如果未能確定當前的關係是否屬於虐待關係,與朋友或心理治療師交談是有益的,並更有機會就關係模式進行反思而找到出路。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兒童時期的人際創傷的心理治療

在我心理治療服務中,比較常見的求助者是經歷人際創傷而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士。很多臨床問題,包括臨床完美主義、依附問題、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機會與求助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經驗有關。一段健康的母嬰關係能夠促進小孩安全型依附的發展,媽媽能夠敏銳地對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反應,在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面對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描繪了一位富有而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的「英雄之旅」,這位醫生就是傲慢的奇異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雙手受到創傷,令他無法進行手術。在尋求治療雙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瑪泰姬(Kamar-Taj) 尋求巫師的幫助。經過巫師和古一的培訓,奇異博士的雙手康復了。奇異博士決心踏上保護地球的旅程。根據美國文學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這是一段尋求真實自我的旅程,我們能夠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