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

社交蝴蝶也許真的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因為他們非常擅長讀懂他人的想法並建立即時的聯繫,能夠在互動中閱讀他人的說話和非口頭的語言。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比較有信心,在社交上也善於表達和放鬆自己。此外,他們對別人更加慷慨,傾向認為付出者會有所收獲。然而,成為社交蝴蝶可能也有一些缺點,他們可能會缺乏時間或精力來發展和維持不同的社交關係。試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擁有非常龐大的社交網絡,他或她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加深社交網路中與所有人的連繫。無疑,有些社交蝴蝶已經建立了一個系統來組織自己的社交網絡,甚至有設定提醒來與他人連繫。如果社交蝴蝶不能與某些聯絡人保持密切的聯繫,他或她可能會感到孤獨,甚至在經歷情緒崩潰或在生活中面臨危機時缺乏支援。即使他們有廣闊的社交網絡,但是在需要他人的支援時有機會沒有任何親密的朋友來陪伴他。

有些人可能較為內向或對於社交孤立排斥更為敏感,他們傾向發展安全可靠的社交網絡。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可能與不同的個別對象有緊密的聯繫,傾向在一對一的關係中培養更深層次的關係。在某些情況下,與這些人有密切的聯繫的對象也有機會互相是朋友關係。這些人在自己的個別關係中更容易被他人信任,因為與他或她有密切關係的人亦知道別人與對方也有緊密的聯繫。這些人能夠滿足自己對於一對一關係的深層心理需求,是很好的傾聽者和分享秘密的對象。這些人對於他人的需求有敏銳的觸覺,善於換個角度來思考。從表面上來看,這些人也許未必受每個人歡迎。然而,他們打動了很多人的內心,並能夠與他人保持深厚而牢固的長期關係。這種社交風格非常適合內向、社交焦慮和對社會孤立較為敏感的人。但是,這種風格的缺點就是在社交網絡中缺乏多樣性,因為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外向的風格,難以與不同領域的人建立密切的聯繫。

在某程度上,有些人可能缺乏成為社交蝴蝶的一些先天性特質。但事實上,沒有一種社交模式可以被認為是最好的,因為每一種風格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很多人可能在自己的社交模式中混合了不同的風格,因此接受自己的特質和擁抱真實的自己是很重要的。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找到適合自己需求和性格特質的社交模式。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學會不與他人比較和擁抱自己,才能夠自由自在地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趟沒有盡頭的旅程——由私人執業十二週年到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2020年9月28人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二週年,這標誌著新一頁的里程碑。我和我的助手Lap正籌備在來年實行一項新的計劃,我們將會透過不同的方式為大家提供更多有用的心理學知識和見解。從我們過去一年的網誌和為公眾所舉辦的講座,我們知道大家都欣賞我們為大家提供有趣而有用的心理學知識所作出的努力。

如果我有成人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如何改善我的專注力問題?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生活中無法維持一份穩定的工作。每當我和他談話時,他似乎沒有在聆聽對話中的細節。他難以集中於處理那些枯燥乏味的任務,例如是上司要求他撰寫一份詳細的銷售報告。除此之外,他在執行不同的工作計劃時,未能有系統地處理工作。他的客戶經常抱怨他遲交報告、忘記客戶的要求,以及犯很多粗心大意的錯誤。他被診斷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DHD),對於如何管理和調節自己專注力感到十分無助。

我們需要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們的朋友很少主動找他們聊天或聚會,他們認為自己的朋友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聯繫他們,往往都是打算尋求幫助或支援才會聯絡自己。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對於朋友來說並不重要,像俗語所說的「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朋友沒有把自己放在較優先的位置。在這個重視網絡通訊的時代,人們是否會傾向疏遠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才聯繫別人?抑或是我那些經常被朋友忽視的求助人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