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何在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響下努力地回復正常的生活,由於香港的受感染個案減少,不少人都恢復過去喜歡從事的活動,譬如健身活動和瑜伽課程等等,並開始籌備實體的社交聚會。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例如失業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擾。結果,這些人可能無法恢復以往喜歡的某些活動,他們如何在當前的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正向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正向活動介入(Positive Activity Intervention, PAI)能夠有助改善人的快樂感,並增加其幸福感。正向活動介入是指參與一些能提升快樂感的活動,而這些活動是彷效那些快樂感度高的人的思想和行為。這些活動通常都可以獨自進行,而且是簡單和容易管理的。

其中一個正向活動介入是寫感謝信,我們可以花大約十分鐘的時間來給那些對我們友善的親友寫信,詳細地寫下對他或她的行為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最後,我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與那個人分享。研究指出撰寫感謝信能讓人們的幸福感有所提升。從長遠來說,培養一顆感恩的心是增強幸福感的重要元素之一。

恆常地細數自己的祝福是另一種類似的正向活動介入。毫無疑問,這樣做能夠為我們帶來正面的情緒和增強幸福感。但是,我們需要了解進行這種正向活動介入的頻率是非常關鍵。研究指出一個人如果每星期進行一次計算自己的祝福並持續六星期,會比那些每星期進行三次的人受益更多,原因是如果我們每星期進行多次的正向活動介入,有機會導致壓力並減少所帶來的好處。

善良的行為也是能夠幫助我們增強幸福感的正向活動介入。相信大家都有感受過幫助別人後的快樂,甚至幫助過陌生人也有類似的感覺。事實上,善良的行為對於自身和他人都是有益的。當我們感到沮喪或是苦惱的時候,對自己作出善良的行為便能安撫自己。當我們面對壓力或經歷困難的工作時,我們可以嘗試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 對別人仁慈會讓我們產生良好的內在感覺,因為我們有機會得到他人的感激,又或者看到對方的快樂時,自己亦有可能感到幸福。

靜觀練習是一種有效培養幸福感的正向活動介入。透過恆常的靜觀練習,我們能夠對當下的經歷不帶批判和充滿好奇心,讓內心獲得平靜,從而提昇幸福感。除此之外,研究亦指出靜觀練習能夠減輕我們的壓力水平和改善專注力。因此,由於我們在生活中不同領域(例如工作,人際關係和健康)中得到改善,生活的整體幸福感亦有所提昇。

也許我們無可避免地在疫情下面臨逆境,但仍然可以透過上述的正向活動介入來培養幸福感。只要我們有意向地在生活中培養快樂、平靜和保持健康的體魄,便能擁有更多內在的力量去面對眼前種種的困難和挑戰。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在實踐新年計劃和抱負時,你會質疑自己嗎?

新年快樂! 首先祝願大家能夠在2023年有一個新的開始。在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已經制定好新年計劃並且按照它們來行事。然而,由於缺乏自信心或持續地質疑自我,部分人可能仍對追求自己的願望猶豫不定。對很多我的求助人來說,長時間思考自己的目標但無法開始執行相關的計劃是非常常見。此外,另一些求助人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完善自己的目標或希望作充分的準備,但他們未曾採取任何實際的行動來實現它們。他們身邊的人常常認為他們浪費了很多時間來計劃和準備,卻從沒有真正作出任何行動。

什麼是解離?解離經歷罕見嗎?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看電影時被它深深地吸引,感覺像迷失於其中似的?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坐在你身旁的人正在哭泣或在使用手機。你可曾在聽到一些悲傷的消息(如親人的離世)後立刻感到麻木?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不知道自己處於高壓水平,只是在壓力源消失並病倒後才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曾有過類近的經歷,那麼你可能有時會出現輕微解離的情況。事實上,不少研究人員表示解離體驗可按照不同程度分佈於頻譜中。對於很多沒有患上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來說,偶爾經歷輕微的解離體驗是很常見。另一方面,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例如是解離性身份障礙的患者,他們不時在不同身份之間切換,但他們無法意識這種情況。這種極端的解離體驗並不常見,可以被描述為有問題的精神狀態。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缺乏關注

人們常常會說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患者的行為和思維是難以理解。我其中一位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求助人對她的丈夫大發脾氣,原因是他沒有及時回覆她要求他陪伴她看醫生的短訊。在她和丈夫的對話中,她說:「你是故意不回覆我的訊息,我知道你並不想陪我去看醫生,因為你覺得我非常麻煩!」丈夫委屈地回應:「我剛才正在開會,所以無法回覆你的短訊。我想無論如何我也會陪你去看醫生的。」我的求助人堅持己見說:「你不用有太多的藉口,我就知道你並不關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