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培養對創傷敏感(trauma-sensitive)的環境的重要性

從過往的研究發現,在不同國家中約有50-70%的人口曾至少經歷過一次童年逆境經驗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童年逆境經驗包括身體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父母忽視、父母或其中一方缺席、父母或其中一方患有精神疾病或遭受欺凌等。正因為童年逆境經驗是這樣普遍,可以理解的是很多成年人可能會因此而受各種心理問題所困擾。然而,由於缺乏對培養創傷敏感環境重要性的覺知,他們當中很多人會在人際關係、工作和其他領域中遇到問題。當缺乏這種覺察時,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可能會因為對周圍環境缺乏安全感、同理心和信任,繼而遭受進一步的創傷。對於組織或學校來說,如何創造一個對創傷具備敏感度的環境? 

由於很多有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都非常敏感,不安全的環境會為他們帶來焦慮和恐懼。除了人身安全之外,他們亦需要一個能在情感上感到安全的環境。也就是說,在這個環境下,他們應該要感到被尊重和接納。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無需擔心被批判或傷害。譬如,一位曾經遭受職場欺凌的員工應該能夠表達他或她的擔憂和需求,不必害怕受到批評或面臨負面後果。

要建立對創傷敏感的環境需要進行有效且有同理心的溝通,從而建立信任與透明度。此外,面對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其他人(如老師、上司或治療師)在行動和反應上亦需要保持一致性。舉例來說,治療師應該清楚地向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解釋治療計劃,並獲取對方的知情同意。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可能會對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透明度帶來負面影響,如產生誤解和溝通不良。事實上,上司和老師對員工和學生作出過早的判斷是很常見,這也可能導致自我實現預言相關的問題。例如,如果上司因為不信任而持續不斷地測試他的下屬,那麼當該名下屬覺得上司因為信任問題而測試他時,他的行為可能就會符合了上司的預期。

另外,在環境中為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提供選擇和控制感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個接受心理治療的求助人應該有選擇不同治療方法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重要的是促進雙方的協作。以此為例,治療師應與這位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求助人合作制定治療目標和計劃。

有時候,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可能有著特別的需求和偏好。對於上司、老師和治療師來說,了解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需求和偏好的差​​異是很重要的。譬如,這些成年人可能需要更多平靜和安靜的空間。事實上,某些聲音、燈光或氣味可能會引發他們的創傷反應。 如果能夠建立對創傷敏感的環境,培養對調整環境的覺察,將更有機會減少引發他們的強烈反應,有助調節他們的情緒。

在講求透過多元和包容建立和諧社區的趨勢下,培養對創傷敏感的環境對於整個社會的福祉尤關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可以肯定那位朋友真的不喜歡我嗎?

在我的臨床治療中,不少求助人認為自己對家人或朋友的看法是準確無誤。譬如,我的求助人堅持認定自己的其中一位朋友不喜歡自己,因為對方在社交聚會中表現出一些模糊的肢體語言。鑑於這種想法,他在聚會中往往會以不太友善的方式來對待這位朋友。長遠來說,這樣的行為逐漸令彼此的關係惡化。事實上,對於我們所有人而言,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況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或感受的覺察,便能更容易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我們真的能夠確認自己是擁有「讀心術」,並且能夠準確地了解他人的想法或感受嗎?

擔憂太多其實可能是一種逃避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往往在進行演講前會有很多擔憂,譬如他會擔心自己在演講期間腦海突然一片空白,或在演講期間犯下不必要的錯誤。除此之外,他還擔心觀眾會對他的表現作出負面的回應。儘管他已經為演講的題目作好充分的準備,但是他仍然非常擔心自己在演講結束時的問答環節無法回答觀眾所提出的問題。在演講前的數個小時,他一直反覆地思考自己的擔憂,亦會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思想而感到苦惱。通常,當他正式進行演講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表現得非常優秀。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在每次發表演講前的焦慮情緒變得越來越高。每一次需要為工作發表演講之前,他都被自己的焦慮和憂慮壓得喘不過氣。

當你感到停滯不前時,學習傾聽你內在小孩的聲音

每逢接近年末的時候,人們會常常反思自己的生活並為來年制定計劃。假如能夠把過去一年總結形容為成果豐碩,相信定必令人覺得滿足。對於那些能夠完成計劃的人來說,今年的表現實際上會為進一步制定來年計劃打下一枝「強心針」。然而,由於存在很多無法預測的因素,很多人可能無法實現自己在一年前所定下的目標。有些人可能還會因此感到被困並非常迷失,甚至認為自己與他人脫節。對這些人而言,制定任何新年計劃並不容易,他們可能會因此而感到無能為力、不配被愛或異常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