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你是否如實地活出真正的自我?

當我們想到自己的生命走到盡頭時,最有機會因為什麼而感到遺憾?其中之一可能是我們在對生活最後的反思中,發現自己沒有勇氣活出真實的生活。譬如,我們可能在一生中都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或被困於一段早已不再珍惜的婚姻中。我們也有可能反思自己在過去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嘗試發展新的事業。當我們問自己到底自己的生活是否與重視的事情一致時,或許發現自己並不是真正地為自己而活。

在我們得知自己是否真正地為自己而活前,需要先對「自我」有足夠的自我覺察。從基礎層面來說,我們需要了解自己,例如是自己的抱負或性格特質。對於某些人而言,他們可能非常重視人際關係,並願意為他人服務。如果這類人從事與自身的價值觀互相矛盾的工作時,比如是擔任對沖基金經理,他們很大機會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有預期般具備意義。另一個例子是,有些人可能非常重視與自己的父母或孩子渡過更多美好的時光。假如這些人的工作佔據了生活大部分的時間,甚至需要在週末加班工作,那麼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為真正的自己而活。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被他人的價值觀或環境的集體文化所影響。譬如,如果我們身處於一個競爭非常激烈、重視成就和物質財富的環境中長大,便有可能漸漸接受這些價值觀。結果,我們可能不會為內在的自己而奮鬥。當我們無法與大多數人一樣為集體文化中所重視的東西而奮鬥時,便會傾向作出自我批判或質疑自我。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沒有賺取很多金錢或在職業階梯達到足夠高的水平而批評自己。事實上,這些自我批判或負面評價會讓人相信自己是不足的,有機會扭曲我們對自我的看法,導致我們忽視自己的真實本性和強項。

為了能夠擺脫這些自我懷疑和自我批評,我們需要採取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我。也就是說,在了解真正的「自我」前,我們需要有能力覺察自己的「自我」。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成為自己的感受、思想、行為和身體感覺的觀察者。通過培養這種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我,當我們以集體價值觀來與他人進行比較時,便更容易意識到自己陷入自我批判或負面評價中。此外,假如我們不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以真實的自我來行事時,也更有機會意識到自己感到不安或不適。有了這種意識,我們或許能夠進行更多的反思,思考什麼才是自己真實的價值觀和抱負,從而避免跌入自己設下的陷阱。譬如,一位從事對沖基金經理在練習靜觀和瑜伽的數個月後,發現自己對瑜珈的熱情,以及渴望透過他人培養幸福感來服務他人。當她意識到這些後,便辭去了對沖基金經理的工作,展開成為瑜珈導師和靜觀導師的旅程。

受最近兩年的疫情所影響,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面臨很多逆境。有時候,當我們開始意識自己有機會無法如實地為自己而活時,便開始質疑自己的生活。在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如何能夠真正地為自己而生活前,先讓我們加深對內在自我的認識。這樣,我們或許能夠逐漸找到一條自己真正珍惜的道路,享受我們餘生的旅程。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