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對他人輕微的挑釁作出過度的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對岳母產生憤怒。某一天,他與妻子的父母一起共進午餐。當天他穿著了一件顏色鮮艷的襯衫,當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時候便立即向他的衣著打扮作出評價,批評他穿著得過分搶眼。雖然他能控制自己沒有即時對她大發脾氣,但是卻因為怒火中燒而無法好好享受午餐的體驗。當他與朋友分享這件事情時,他們否定了他的憤怒,並告訴他他反應過度了。他們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嘗試建議他穿更適合的衣服來配合工作場合。對於沒有獲得朋友的認可和理解,我的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喪和孤獨。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麼標準來認為他反應過度。你有嘗試過因為別人輕微的挑釁而作出過度反應的經歷嗎?

有時候,我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會與其對我們挑釁的強度不成比例。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情緒反應可能與過去的情緒記憶有關。例如,對我的那位求助人而言,他對岳母的過度憤怒可能受以往一些負面情緒記憶所影響。在他與太太結婚之前,他的岳母一直要求太太要三思而後行,因為她認為我的求助人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未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未能帶給女兒安穩的生活。當我的求助人嘗試透過為岳母烹調一頓豐富的晚餐來取悅她時,有時候也會受到她蔑視。

事實上,我們在當下的生活對某人的負面情緒記憶也有機會與自己在童年時期的重要他人相關。如果我們在和重要他人(如父母)的關係中有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便可能因此而埋藏了一些對他們或自己的負面情緒記憶。例如,我那位求助人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挑剔的人,常常苛刻地對待他。他自小無論做些什麼都難以獲得母親的認可,由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無法滿足,導致他對自我產生羞恥感。當他的岳母批評他穿著色彩鮮豔的襯衫時,所引起的反應實際上也與他的過去有關。鑑於他需要被認可的需求不被滿足,他因此感非常憤怒和羞恥。結果,他就岳母一個簡單的批評而作出過度的反應。

事實上,我們有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出了過度的反應,只是知道自己想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回應人和事。因此,了解自己過往的經歷如何影響我們尤其重要。對於那麼經常作出過度反應的人而言,接受心理治療來探索童年經歷和未滿足的需求可能是有助改善情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親或母親擁有自戀型人格,會對子女有什麼影響?

你會感到自卑和持續性地焦慮嗎?你會不停認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關係中嗎?你是一名完美主義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額完成?你會傾向因為信任的問題而與別人疏遠嗎?如果你對於以上其中一些的問題的回答有「是」的話,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兩位自戀型父母的影響。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有什麼特質?

覺察與自我有關的成癮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擁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體帳戶,並會不時發怖與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會或重要紀念日有關的帖文。當我們獲得別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評論時,我們會有滿足的感覺。事實上,這些「讚好」和正面的評論會刺激大腦中的獎勵系統並釋放多巴胺,令我們有愉悅感。我們會不斷地檢查手機應用程式彈出紅色圓圈的訊息提示,由於這是獎勵性的經驗,因此我們會更頻繁地發怖帖文,卻忽略了自己實際上是渴望大腦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來尋求興奮的感覺。

13 週年的反思——無止境的蛻變

當我回顧自己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二十年的歷程,我發現自己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道路和方式不斷地發展成長。今天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三週年,回望過去,這趟旅程充滿各種的挑戰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數千位求助人身上學到不少有關人生的種種,他們讓我學會謙卑和靈活性。正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亦逐漸了解到心理治療的確揉合了科學和藝術的元素。我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一方面是受專業培訓後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來為他人進行心理治療。另一方面,基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我需要學習心理治療的藝術,就是以靈活和具創造性的方式來進行。事實上,沒有單一類型的心理治療能夠滿足每個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心理治療中,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