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的身份與憤怒

Andy Warhol 曾經說過:「未來每個人都會成名15分鐘。」隨著各類社交媒體、YouTube等平台的普及,人們都可以輕鬆發佈自己的創作。在這個時代,借助各種平台塑造特定形象,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都可能被放大。事實上,在社交平台發佈的習慣可能使很多人產生一種誇大的自我重要感。當我們試圖在這些社交平台創建一個理想的形象時,便有機會過度認同它並依附於我們所認為的「自我」。這樣,我們就如被困於一個自己親手建造的牢籠中。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非常熱衷於每天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佈內容,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有趣的素材來製作帖文幾乎成為了他的唯一目標。通常,他從事有趣的活動是為了稍後可以製作和發佈一則引人入勝的帖子。然而,這令他難以真正享受當下的每一刻。某天,他的一位支持者在他的帖子下發表了一則尖酸的負面評論。他為此感到非常生氣,並與對方展開一場激烈的「網絡戰爭」。這次衝動的行為損害了他的聲譽,亦使他流失了很多支持者。儘管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非常後悔,但是已形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憤怒與人類本性的不同面向有關,其中一個是我們對自己某些身份的執著。舉例來說,當人們過度依附於自己的職業身分,面對被解僱時就很大機會感到沮喪和挫敗。當我們感到「自我」被攻擊時,就很容易產生憤怒。在上述的例子中,當我的求助人被支持者批評,他對自我的依附使他無法接受任何負面評語。這種對自身潛在缺陷的強烈抗拒加劇他的負面情緒,並引發衝動行為。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憤怒可以被視為保護自我和尊嚴的合理反應,特別是他人惡意中傷我們時。但是,如果我們對批評反應產生過度的憤怒,這種自我權利感會帶來傷害,使我們困於虛幻的自我形象中。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我們無可避免面臨各式各樣的批評和攻擊。如果我們的憤怒很容易被觸發,就難以維持良好的工作和專注於日常活動。要克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超越自我。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釋放自我關注並減少自我執著。其中一種超越我們自己的方法就是學會把更多的專注力放在為更大的群體創造更多的東西。譬如,如果我上面提及的那位求助人將注意力轉移至創建其他更有趣的內容,以及有利於粉絲的福祉的行為上,那麼這種毅力和堅持或許可以幫助他克服對自我的專注和執著。對他而言,他可以減少專注於因面對抨擊所帶來的情緒不適,並且把精力轉到至表達善意和慈悲。

當然,如果我們面臨惡意的或一些嚴重影響我們尊嚴的攻擊,就需要捍禦自己的權利並保護我們的聲譽。否則,透過超越我們的自我,也可以獲得平靜並逃離自己所創建造的牢籠。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對被遺棄的恐懼

如果你認識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的人,可能會體驗到他們為了避免被重要他人遺棄而作出的發狂行為。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非常擔心她的男朋友遺棄她,只要對方沒有接她的電話或不回覆她的訊息就會不知所措。由於獨居的關係,以及在下班回家後感到非常空虛,她經常不斷地向男朋友或其他人打電話和傳短訊。有時候,她在白天受到上司嚴厲的批判後承受莫大的壓力,就會感到極度悲傷和孤獨,需要持續與某人通電話或使用社交應用程式向朋友傳訊息來應對。有一天,當她無法透過電話和短訊聯絡到她的男朋友時,感到異常焦慮,並反覆思考他正與另一位女生約會。她給男朋友打了超過二十通電話,無間斷向他發送一個又一個的短訊。由於她的男朋友已經超過一個小時沒有任何的回覆,她沮喪得無法專心做飯。除了呆坐在那裡等待男朋友聯絡她之外,她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在一個多小時後,她的男朋友回電詢問她是否有什麼急事,她卻憤怒地責罵對方為什麼不跟她聯繫,更質問他是否和別人約會。她的男朋友感到很失望,回應說他剛才因為正和他的大老闆開緊急會議,所以沒辦法及時聯繫上她。使他驚訝的是,他們明明已經在一起一年多,為什麼只是一個小時她也無法承載自己的擔憂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電影《玩轉腦朋友2》中的「阿焦」與我們的自我意識

在電影《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 中,「阿焦」是韋莉腦內新加入的情緒角色之一。由於「阿焦」認為韋莉應該致力接近冰球隊的出色球員,藉此增加自己在球隊中取得一席位的機會,因此他接管了她腦海中的控制台。「阿焦」不斷地讓韋莉產生很多擔心的想法,如憂慮自己的表現不好和無法融入團隊中。結果,這讓韋莉逐漸對自己產生了很多自我質疑,亦導致她在比賽中表現不佳和被罰。韋莉這種由焦慮主導的自我意識也令她過度專注於和其他隊員建立新的友誼,傷害了她和另外兩位好朋友的關係。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阿焦」,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提示我們可能面臨威脅或危險。事實上,最佳的焦慮水平有助於促進我們取得良好的表現。然而,如果「阿焦」一直佔據腦海中的控制台,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自我意識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