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心理治療與輔導有什麼分別?

近年,鑑於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尋求心理服務的人愈來愈多。當人們尋求協助時,他們可能會難以區分心理治療和輔導服務。有些人會因此而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尋求輔導員還是臨床心理學家的幫助。事實上,輔導和心理治療並不能以非黑即白來區分,因為兩者的專業能力是有重疊的地方。有時候,心理治療與輔導這兩個術語甚至可以互通使用。

一般,輔導員會為那些日常功能運作正常或沒有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提供輔導服務。輔導服務更多是幫助客戶實現自己的目標或更加有效地發展自我,旨在解決一個人在當前生活中正遇到某些特定的問題或困難。相反,心理治療師(如臨床心理學家)所提供的心理治療服務,是協助求助人治療精神疾病或改善自己在應對問題時的不足之處。心理治療服務通常牽涉更加深入的工作,以協助求助人重新建構或糾正他或她的認知扭曲、處理與過往創傷經歷相關的情緒或改變有問題的行為模式。

事實上,輔導是更加著重情景、具教育性和針對解決特定的問題。而心理治療是相對地更長期和更深入地處理問題的方法。此外,心理治療也可以幫助客戶處理和解決與過去經歷相關的情緒,針對求助人因過往的創傷事件而造成的傷害。它還側重於幫助求助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問題或性格問題。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自己在選擇職業道路時感到迷失而尋求輔導服務,這樣就是著重情景和針對特定的問題來進行輔導。輔導員能夠幫助當事人探索自己的優勢和興趣,並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作出選擇職涯方向的決定。另一個例子是一個人因為患上抑鬱症而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這個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在童年時期經歷的創傷所帶來的影響,並深入了解自己的認知扭曲。如果有需要,心理治療師可能會進行進一步的介入,以處理或解決與她過去的創傷相關的情緒。

有時候,輔導員經過適當的培訓和獲取專業資格後,也可以為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士提供心理治療。不論你是尋求輔導員還是臨床心理學家的幫助,亦需要仔細檢查提供服務的人士所擁有的專業資格,這是至關重要的。專業資格如擁有臨床心理學博士或碩士學位、或擁有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等專業會員資格的人士能為公眾提供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服務。也就是說,他們只會提供具備有效研究實證的心理治療方法,並依從專業的道德操守守則執業,例如保護客戶的私隱和在其專業能力範圍內提供心理治療。尋求心理輔導服務和心理治療的幫助是個人的事情,因此了解自己所接受的服務和為您提供服務的輔導員或心理學家的資格和專業註冊對您來說非常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