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何在職場上增強對人際界限被侵犯的覺察並建立健康的界線?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逢星期日的晚上都會感到非常煩躁,但卻不知道箇中原因。從表面來看,他在處理工作方面做得很好,而他的上司亦很滿意他的表現。經過詳細的討論後發現,我的求助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上屢次被他人侵犯界限,並未能在職場上與別人定立適當的界線。例如,他常常被要求參與自己所屬團隊以外的工作計劃和專案。每當同事要求他幫忙做一些不屬於他工作範圍內的事情時,他都會同意在辦公時間以外為他們工作。結果,他不但承擔著超過三個人的工作量,而且沒有獲得任何額外的補償。除此之外,他的性格較為內向,不太願意在下班後參與同事之間的聯誼活動。他的同事們喜歡下班後喝酒閒聊放鬆一下,但實際上他覺得討論八卦令人感到不舒服。在喝酒的時候,同事們也會詢問他的個人生活。然而,他擔心如果他拒絕赴約就會被同事們排斥或孤立,所以從不拒絕出席任何下班後的聚會邀請。每次聚會結束後,他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回到家後,他總是感到很累,除了呆坐放空之外什麼都做不了。他如何能夠增強覺察力識別職場上被跨越界限的違規行為,以及學習更有效的策略來設定健康的界線?

要培養對被侵犯界線的覺察,我的求助人需要在與同事互動的時候嘗試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由於他傾向封閉自己的內心感受,他需要學習多接觸自己的身體感覺。譬如,當同事請求他參與非他工作範圍的計劃時,他可以專注於胸口的壓力。透過觀察胸口的壓力和繃緊的感覺,他可以反思自己對於這些要求的內心感受。如果在反思過後覺得自己不願意接下這項工作,就需要堅決地以外交策略來拒絕。他可以對同事說:「我現在負責的計劃太多了,不能接下你們的專案。你能夠問問其他有機會能夠幫忙的同事嗎?」

當我的求助人開始逐步提高對自己的界線的覺察力後,便可以禮貌地表達他對辦公時間以外參與聚會的偏好。例如,如果他知道活動會涉及八卦或侵犯他人私隱時,可以拒絕參加邀請。每當同事向他提起有關辦公室內的流言蜚語時,他都可以運用外交策略來表明自己不感興趣。他可以說:「我今天還有很多工作還未完成,我想我需要跳過這些話題。」

在職場上,遇上被他人侵犯界線是很常見。有時候,我們甚至會發現自己的工作環境是「有毒」的。事實上,在相關的情況有所改善前,我們需要學會勇敢地定立健康的界線來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對我們來說,識別工作環境中的「健康對象」並嘗試與他們建立關係和結盟是很重要的。假如我們的上司沒有參與於辦公室的有毒關係中,我們也可以考慮尋求他或她的幫助。但如果職場中的毒性壓力太大,就需要在工作以外尋求專業協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