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2022年的開始,根據自己的慾望設定目標是否上策?

在聖誕假期的其中一天,我和我的丈夫到餐廳享用一頓豐盛的午餐。當我到達餐廳的時候,我先去了一趟洗手間。當我正在洗手時,洗手間內的清潔女工問我吃過午飯沒有。我禮貌地作出回應,她向我報以微笑。然後,我看到她拿出自己的飯盒,在洗手間內吃得開懷。在我用餐前與這位清潔女工的簡單互動讓我反思一個事實,就是即使我在一間不錯的餐廳內用膳,也可能不會像她一樣感到這麼滿足和快樂。快樂和滿足感似乎與我們在生活中無限的慾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在訂立目標的時候是否需要完全消除所有的慾望?假如我們沒有慾望,又如何制定目標?

2022年剛開始了不久,很多人都會在生活各方面訂立目標,例如鍛煉計劃、飲食計劃或財務目標。在這些目標背後,包含了我們對健康、美麗或財富的渴望。一個人努力地追求健康的身體、具體吸引力的外貌或累積很多的財富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好好地照顧自己和滿足自己的慾望才是我們的責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人類的自然傾向。生之為人,我們是無法完全消除自己所有的慾望,而且根據自己的慾望來制定目標並沒有錯。然而,當我們過度捉緊或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便有可能因此而被困。也說是說,我們有機會因為自己的過分拚命而受苦。當人們過於努力追求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及極端地抓住自己的慾望時,很大機會會導致成癮的問題,或經歷焦慮和抑鬱。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無盡,永遠無法完全被滿足。當我們愈是執著於滿足自己的慾望,將難以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沒有慾望,也可能對我們沒有益處。近年,很多年青人開始過著失去動力的生活模式,也就是網路上常常看到的「躺平」態度。這些人採取一種完全不努力和完全放鬆的生活方式,他們並不會工作或學習,只是試圖在生活中什麼都不做。事實上,從長遠來看,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會為他們帶來痛苦,例如是貧困、不良的健康狀況或與社會脫節。這種什麼都不做的極端態度也會衍生不同的問題,當人生沒有目標,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和幸福。

在2022年的新開始,我們如何能夠制定目標而不極端地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我們需要學習對自己的慾望保持靜觀覺察,以及對於自己作出行動和實行計劃保持臨在。透過練習靜觀,我們需要學會不以自己的慾望來定義自己。例如,我們可以訂立一些目標來管理自己的健康、外貌和財富。重點是,我們要避免過分地追求成為一個非常漂亮或非常富有的人。當我們能夠專注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採取行動時,便能夠適時地調節自己的行為,避免沉迷於滿足自己的慾望。此外,若果我們試圖放鬆或放棄拚命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時,要覺醒地避免抱著「躺平」這種極端的心態來生活。

對於上述所提及的例子,那位在餐廳洗手間內的清潔女工背後可能有著不同的原因令她處於這個狀況,而這些因素也有機會不是在她掌控範圍之內。我對她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而作出反思,明白到她因應自己身處的位置仍然能夠為生活設定了一些可以實現的目標。我可以想像到如果她渴望在自己工作的餐廳享受一頓豐富的晚餐,她只會持續地感到不滿足和不愉快。當我們為2022年制訂目標時,不妨嘗試留意自己的慾望和考慮身處的外在環境。對我們而言,在沉迷於努力滿足慾望和完全放鬆之間尋求平衡是非常重要。讓我們在考慮自己的慾望和訂立一些可以實現的目標的同時,亦多加留意自己在為實現這些目標而採取的行動。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