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在 2023 年,讓我們更為專注於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

在2023年的開端,我們很多人會開始制定新年計劃,甚至希望實踐一些長期的抱負。對某些人而言,這可能會喚起他們的情緒。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困於當前的角色中,未能朝著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曾經是位專門幫助個人客戶解決疑難的專業人士,她在兩年前獲邀成為一間非牟利機構的負責人。自此之後,她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至處理關係、團隊管理和市場行銷上,甚少幫助他人處理個人問題。她承認接受這個職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於獲得成就的需要。同時,她亦覺得自己只要擔任領袖的角色,就會受到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她逐漸地對目前的職位感到矛盾和不滿意,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更喜歡幫助個人客戶和培育他們。事實上,她發現自己根本不太享受擔任主管的各個方面,例如處理辦公室政治問題、制定營銷策略和需要常常出席不同的社交活動等。

由於受到集體價值觀所影響,我們選擇擔任一個新的角色是很常見。譬如,不少年輕女性仍然認為自己應該在30歲前結婚生子。從人類文化的集體價值觀來看,成為人妻和成為人母均被視為女性共同的重要里程碑。結果,不少女性可能隨波逐流,未曾反思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事實上,很多人在整個童年時期有機會因沒有達到他人的期望而受到重要他人的批評。這樣,他們可能會在沒有達到社會或身邊的人的期望下發展一種內在批判。此外,有些人可能曾經因沒有從眾而遭受歧視。例如,一名法律系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而非成為律師,當他的舊同學知道他是法律界的「局外人」後,便開始疏遠和孤立他,再也沒有邀請他出席任何舊同學的聚會。

鑑於我們傾向按照集體價值觀來行事,以及害怕被社交孤立,我們如何能夠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生活?首先,我們需要學習在當下保持自我覺察,這一點對於我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是很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注意到自己是否常常按照集體價值觀來作出選擇的傾向。例如,一個演員如果注意到他傾向純粹為了獲得更高的酬勞而接受不合適的工作,將更有可能拒絕一些與其形象發展不相符的電影拍攝邀請。學習把意識帶回當下的體驗亦有助我們擺脫在沒有按照他人的期望來行事時所產生的內在批判聲音。也就是說,上述的演員在拒絕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後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呼吸時,可能會覺察到認定自己不比同輩富有的內在批判。

其次,我們需要學習反思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觀。第一步是嘗試遠離那些傾向於符合社會要求的目標,並朝著符合自身價值觀的目標作出行動。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與自身價值觀重新建立聯繫?一個常見的練習是找一個我們不認識但尊重或欽佩的人,並細心反思他或她的生活故事。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人有什麼觸動人心的地方。例如,是與他或她所獲得的獎項有關嗎?抑或是因為這個人對特定的群體作出貢獻?他或她是否貫徹一些我們也很珍惜的價值觀?

透過回答以上的問題,你也許發現這個人實際上擁有一些你在生活中也想獲得的品質。即使你在目前可能沒有按照這個人的價值觀生活,但內心深處可能渴望活出這些價值觀。有時候,考慮到那些對我們有所影響的社會期望,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行事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一定的勇氣和時間來逐步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就讓我們在2023年繼續不停地對生活多加反思,並按照我們的價值觀努力生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