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制定 2024 年新年決心的兩個重要提示

毫無疑問,不少人在2023年經歷了很多不確定性和痛苦。接近年終,我們通常都會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得更好和更幸福。然而,很多人預計在來年世界仍然充滿紛擾和困難。鑑於這些預測,部分人在制定新年決心時可能會感到無比焦慮和恐懼。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經濟和政治形勢不確定,以及全球暖化等問題,未來變得更難預測和充滿更多的未知。那些傾向容易感到焦慮的人對於失去控制感會感到不安,因此在面對所有這些可以預計的挑戰時,他們有機會經歷莫大的壓力和痛苦。面臨2024年有可能出現的混亂和困難,我們該如何應對?

避免經歷痛楚和苦難並渴望獲得快樂和幸福是人類的本性。有見及此,我們會盡力避免那些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以免遭受痛苦。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對於發送求職信感到非常抗拒,因為她擔心參加工作面試和所獲得的結果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她知道自己需要找工作,但她對於在求職過程中經歷失敗感到非常憂慮。為了不用經歷強烈的負面情緒(如面試時的焦慮和挫敗時的悲傷),她選擇限制自己不作出任何嘗試。在另一個例子中,我另一位求助人因為無法忍受職場上的辦公室政治問題而辭職。在他晉升至中階管理層後,他在工作中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由於他不想處理這些複雜的辦公室政治問題,他認為自己需要放棄在這個工作領域中建立的所有東西和豐富工作經驗。從以上的兩個例子可見,我的兩位求助人都試圖極力逃避生活中的痛苦。但問題是,我們真的能擺脫生活中的苦難嗎?答案是不行。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我們都無可避免地在生活中面對苦難。就如我上述提及的兩位求助人一樣,他們在擺脫最初的痛苦後仍然面臨痛苦。那位女士因為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覺得自己非常失敗並感到抑鬱。當她長時間待在家中百無聊賴,就更覺得自己沒用。那位辭掉工作的男士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向而感到焦慮,極度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當環境持續不斷地變化,如果我們想在這個世界生存,就不可能一直堅持沿用舊有的應對模式。我們以往的生存機制可能經過多年後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創立一種新的應對模式來面對世界的紛亂和不確定性。例如,一位求助人在過去常常通過暴飲暴食垃圾食物來控制與家庭問題相關的抑鬱情緒。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無法維持這種生存應對機制,因為她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對我們而言,在應對生活挑戰時對我們的自動導航保持警覺性是很重要的。鑑於這個世界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具靈活性的應對機制是一種新的生存需求。

概括地說,我們需要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苦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可避免的。我們需要擁抱自己的痛苦並活在當下。矛盾的是,當我們有了這種能力,才更有機會享受當下的時刻。我們亦會感到更為冷靜和安定心神。面對2024年的紛亂和不確定性,這種能力亦帶給我們勇氣去面對挑戰。此外,基於來年充滿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我們需要培養更靈活的應對機制來面對生活中的不同挑戰。有了這兩種覺悟,我們在迎接2024年就可能少一點焦慮和擔憂,並有更多勇氣去制定新年決心。祝大家新年快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何以覺察和那些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相處?

如果我們在社交圈子或家庭中遇到一些具備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或許很難避免遭受到他們操控。事實上,他們往往因對自戀的飢渴而透過吹噓和欺凌的策略來控制他人,容易令身邊的人掉進他們的陷阱中。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傾向滿足那位在遊樂會中所認識的朋友的自戀需求,對方不論在社交媒體或是聊天群組都是一名活躍分子,不停地吹噓自己,而她總是不假思索頻繁地給予對方讚好或回應。她的回應和讚揚為對方帶來了積極的鼓勵,強化了對方相應的行為。我的另一位求助人則傾向逃離某個社交群組,因為她不願意再受當中一個擁有自戀特質的朋友所欺負。每當她受到欺凌時,她都會禮貌地作出回應,並且不讓對方知道自己實際上是感到不舒服和生氣。有見及此,她的那位朋友認為她接受在群體中被他欺負和控制。假如我們傾向被困於他人的自戀策略,可能會持續地感到渺小和無助。此外,我們的自我形象也有機會受到影響,甚至無法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正常交往。那麼,我們可以如何應對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所使用的這些策略?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重覆地與自戀型人格的人交往,並被困於關係中?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反覆地與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交往,甚至一次又一次陷入虐待關係中。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被困於與具備這種特質的男士建立的親密關係中。從表面看,她的男朋友用心關注她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並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譬如,他每天都會陪她上下班,還會為她支付所有的賬單和負擔每月的日常開支。在購物時,他亦會為我這位求助人選購衣服或眼鏡的款式。每當我的求助人沒有按照男朋友的建議,以及對下決定有個人意見時,她的男朋友都會狠狠地批評她的選擇,希望藉此讓她順從他的意思。她的男朋友經常在生活的各方面批評和貶低她,比如外貌、工作能力和智力等。例如,如果我的求助人被行銷人員欺騙了,他會對她說:「你真的很愚蠢!怎會不知道這些是行銷策略?為什麼你會作出那麼糟糕的決定?」漸漸地,我的求助人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害怕在生活中作出任何決定。儘管她的朋友勸喻她考慮與男朋友分手,但是她仍然覺得自己非常依賴他,並認為她的朋友建議她作出一些不利自己的事情。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她開始意識到自己過去曾多次與具有類近特質的男性約會。如果沒有和我討論,她自己可能未曾覺察到這種模式。為什麼有些人會反覆地與那些有機會虐待他們的人約會?

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安定心神是很重要

最近,我其中一位求助人因為工作的晉升機會而情緒出現高低起伏,猶如坐過山車一樣。起初,她對自己申請升職抱有很高期望,更花費大量時間撰寫晉升面試的計劃書。她告訴我,她的上司們曾經表明或會提拔她到更高的職位。在宣佈升職結果的前一天,她認為自己被晉升的機會非常高,因為沒有人通知她任何負面消息。為此,她感到興高采烈,並期待著公佈結果當天能夠得到正面的結果。然而,她最終沒有被選中晉升,感到極為失望,一怒之下甚至想過辭掉工作。她怪責上司們積極鼓勵她嘗試申請晉升,亦沒有在結果公佈前告訴她晉升不成功。她覺得自己沒有受到他人尊重,感覺被排斥在外。我的這位求助人真的知道上司在晉升機會背後的安排嗎?面對這種失敗,她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