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香港人除了特別的文化和獨特的敘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建立身份認同,以保持生命中自我的連續性和相同性。心理學教授及作家Dan P. McAdams,指出身份發展包括了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人的特質和在生活中所擔當的角色,每個人在社交圈子中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例如,一名中年人士在工作上是專業人士,回到家中他便同時擔當了丈夫、爸爸和兒子等角色。在履行這些社會角色時,人會向他人展示屬於自己的獨特特質。以上所提及的中年人可能是一位認真、豁達、謙虛的人。我們通過履行社會角色和展示獨特特質,最終能在社會圈子中樹立了聲譽,以獲得地位和並尋求他人對自己的接受。 雖然香港人有著獨一無二的文化和獨特的敘事,但每個香港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在自身的特質和角色上也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McAdams所提到身份發展的第二個方面就是人的目標、價值觀和人生計劃。是一個主動的個體,透過不同的目標和計劃致力為未來奮鬥,令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事實上,根據臨床和發展心理學家James Marcia的說法,人在整個身份發展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不同的身份狀態。例如,一名青少年可能不斷探索不同的選擇和並未作出明確承諾,處於未定型的狀態。 但是,他可能在三十多歲時發展成定向型的狀態,確立目標、價值觀和人生計劃,為自己許下承諾。然而,這種身份認同狀態未必能夠持續到永遠。 也許他在四十多歲時又回到未定型狀態,再次探索不同的選擇。香港人在面對所有的變化和可預見的轉變時,有機會需要來來回回地尋找自己的目標、價值觀和人生計劃。不同的香港人可能擁有不同的目標、價值觀和人生計劃。當我們發現過去所認同的身份不再適用於目前的情況時,便需要再次探索不同的選擇。

而McAdams就身份發展提及的第三個方面就是生活敘事。我們可以透過創造一個故事來描述自己是如何發展成當前的自我。人生的故事受社會文化和個人信念所影響,然後塑造出不同重要的場景和自傳。例如,兩位不同的香港人會利用不一樣的生活敘事來描述各自在生活中的不同重要的場景和自傳,因此他們會有不同的人生故事來構成他們的身份發展。為了能夠全面作出身份敘事,人需要把生活上的不同事件連繫起來,擴展敘事的內容,而這樣便能解釋了身份會持續地發展。每個香港人都能擴展敘事,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特內容。透過更廣泛的理解,即使我們經歷城市的轉變,每一個人仍然可以因為自己在生活中獨有的重要的場景和自傳來建立屬於自己的敘事身份。

作為香港人,我們都很努力地鞏固一種相同感和連續性來維護自己的身份。事實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身份發展可以通過建立社會聲譽、人生目標和價值觀,以及生活敘事來定義。從辯證的角度看,香港人都有著特定的文化和獨特的敘事。與此同時,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會有著不一樣的身份認同發展。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