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何在第五波疫情爆發時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香港的第五波疫情爆發為不少人的生活領域帶來莫大的壓力,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財務問題、就業狀況和社交聯繫等。根據英國心理學家Joel Vos著作《The Psychology of Covid-19: Building Resilience for Future Pandemics》,疫情大流行可能會對不同人士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主要取決於他們的感知和應對壓力的方法。Joel Vos提出一個應對壓力的模型,當一個人面對具有威脅性的情況而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應付,就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或受到情緒困擾。Joel Vos在2020年進行了一項整合分析,綜合了與疫情相關的生理、社會經濟、以及政治因素,發現這些因素似乎會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構成影響。例如,那些身體機能較弱或內心較脆弱的人可能會因疫情影響而產生更多心理問題。另一個例子是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可能會面對更多的心理困擾,而對於那些需要被隔離或所居住的地點被圍封的人,他們的經歷也有可能增加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機會。一些研究顯示,被孤立的個體可能會較容易患上急性創傷後壓力症後群或抑鬱症。

面對第五波疫情,很多人又回復在家工作或被隔離,因應這些安排,他們的活動量大大減少。因為爆發疫情而花了更多時間呆在家中,他們的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之餘,亦減少了進行休閒活動。由於社交的活動或接觸減少,可能會令人產生更多的孤獨感。有些人可能因為面臨失業的風險,非常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對於一眾父母而言,暫停面授的安排令他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神來照顧留在家中學習的孩子,他們可能因此而承受更多的壓力。儘管很多人在前幾波的疫情中已經累積了不少豐富的經驗,但那些生理和心理較脆弱的人可能仍然在面對第五波疫情的時候承受莫大壓力。在這個充滿巨大壓力的時期,我們可以如何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 Joel Vos所寫的書中,他提供了不少有關如何照顧自己心理健康的建議。在自我關懷方面,即使我們可能無可避免地需要留在家中自我隔離,也需要維持日常生活的常規和正常的睡眠模式。對我們而言,進行足夠的身體鍛鍊(不論是室內或室外)都是非常重要。情況許可的話,我們可以多接觸大自然,譬如到公園散步。此外,我們還需要關注自己的需要、情緒和認知,以便在這個關鍵時期監察自己的心理健康。當我們留意到自己有焦慮或抑鬱的情緒時,需要多加注意這些可能與疫情大流行相關的正常反應。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正在經歷不同的負面情緒,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尋求協助或支援。透過短訊或視像電話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對我們為其重要,特別是當我們感到焦慮或沮喪時,需要避免讓自己長時間獨處。

對於那些需要留在家中學習或工作的人,盡可能把自己工作或學習的地方與睡覺或休息的地方區分開。我們亦需要作出計劃,每天至少進行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讓自己在一天中有所期待。譬如,我們可以透過參加一些線上課程或觀看 YouTube 的影片來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如果你對藝術感興趣的,也可以進行藝術創作,例如是繪畫、寫作、作曲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視在家自我隔離的時間為一個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的機會。

即使我們暫時無法控制疫情的發展和需要面對當前情況的各種壓力,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來去面對它們。對我們而言,以審慎樂觀的態度和保持希望與積極是非常重要的。願我們都擁有力量和智慧來應對第五波疫情的爆發。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