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何在第五波疫情下管理自己職場上的精神健康?

面對第五波疫情的種種不確定性和無法預計的安排,要在工作中調節並不容易。很多我的求助人都面對不同種類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和抑鬱,這與他們難以適應疫情的急速轉變和所帶來的挑戰有關。對於一些曾經經歷心理健康問題的求助人來說,他們可能會因疫情而導致症狀惡化。由於在這段期間面臨工作壓力的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臨精神狀態轉差的危機並不罕見。我們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管理自己的精神健康問題?

對於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或抑鬱)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眼前有什麼原因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例如,當一位曾經患上焦慮症的求助人飽受失眠的困擾和無法在工作時集中注意力,便需要反思是什麼原因誘發這些症狀。這可能是與疫情下越來越多的同事受到感染導致人手短缺相關,令他的工作量大增而承受更多工作壓力。工作壓力和龐大的工作量也加劇了這位求助人對照顧孩子的焦慮,他擔心自己在下班後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小孩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務。事實上,因工作而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可以是多樣性的,當中可能包括一些小問題,如連續幾天經歷寒冷和惡劣的天氣和面對持續的壓力源,如在沒有具體原因下被部門主管不停地批評。

對那些曾經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來說,反思那些以往影響自己心理健康的誘因也是一個實際的策略。當他們能夠反思過去的觸發因素,便能夠在面對高風險情況下更容易採取預防措施。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反映自己的焦慮和抑鬱復發與突如其來的工作量增加和壓力有關。在第五波的疫情中,他可以預視到當工作場所中同事的受感染個案上升時,他的工作量便會增加。因此,他特別注意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取得平衡,並嘗試與主管在工作分配上訂立明確的界限。結果,這些預防措施有助他在面對疫情爆發時避免因工作壓力的增加而再次出現焦慮和抑鬱的情況。

面對那些因疫情爆發而難以避免的工作量增加和工作壓力時,我們可以透過養成習慣和建立規律來培養工作中的應變能力,以及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例如,恆常進行運動鍛鍊和練習靜觀的常規可能是其中一個讓我們保持心理健康的好方法。運動鍛鍊與我們大腦中釋放安多酚(endorphins)相關,有助我們平靜下來,減少焦慮和抑鬱情緒。而靜觀也可以平靜下來,譬如我們可以在全然接受和沒有批判的情況下把意識帶回呼吸,減少反覆思考消極的想法。

此外,其他照顧自我的策略對於提升我們在面對工作壓力時的韌性也非常重要。例如,我們可以嘗試盡量減少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話的使用時間、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睡眠衛生和多接觸大自然。事實上,進行藝術創作也是減輕壓力和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有效方法。它亦有機會成為我們表達和釋放與壓力相關的負面情緒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與家人和朋友保持社交聯繫,有助我們培養韌性,擁有一個健康的社交支援網絡對我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有時候,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壓力,一個人的心理問題也許無可避免地復發。在這段充滿挑戰的時期,即使經歷復發也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因為有很多因素都有機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復發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的同事正面臨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復發,建議盡快尋求有效和適當的專業協助以增強職場上的韌性。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