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心理治療不單只是聊天或交談。心理治療是具有科學實證,基於心理學理論和技巧的對話過程,協助求助者實現目標。這意味著心理治療是與在社交聚會中和朋友一起探討個人問題完全不同。除此之外,心理治療不只是針對「瘋狂」的人或「弱者」。尋求心理治療服務的人來自不同的背景,有些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而感到困擾,例如工作壓力,婚姻或成癮問題;有些人可能感到情緒低落、焦慮或容易衝動;有些人則希望透過心理治療進行自我探索和促進個人成長。事實上,很多接受心理治療的求助者都是高功能人士,他們的教育程度高,並在職業生涯中從事較高職位的工作。

提供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士都必需經過專業的培訓,從而幫助他們的求助者減輕痛苦及情緒困擾、增加對自己的深入了解或促進個人成長。這些專業人士需要在多方面謹守專業操守,當中包括能力、知情同意和保密性等等。心理治療是一項以求助者最大利益為前題的專業服務。過程中,客戶的隱私、知情權和治療需求都會受到保障。

心理治療師各自有其專業的領域和傾向,意思是指出不同的治療師在與求助者進行治療時會有不同的理論觀點。不同專業的傾向有心理分析派、個體心理學、存在主義理論、個人中心理論、認知行為治療、家庭系統理論、綜合或折衷療法等等。事實上,心理治療的成效除了心理治療師的傾向,亦受不同的因素影響。而其中一個因素是與求助者有關,例如問題的嚴重性、治療動機和心理思維等。另一個因素就是求助者處於的環境有沒有其他的支持和幫助。心理治療的成效,最重要建基於治療師與求助者的治療關係。顯而易見,治療師與求助者雙方都與這個重要因素有關。

在決定接受心理治療前,我們需要了解治療師的專業資格和經驗。在香港專業團體(例如香港心理學會和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註冊的人士必須遵守​​其專業操守。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得以保障,我們需要留意了解治療師的專業資格,註冊的專業團體等等。接受心理治療是一個人的重要旅程。因此,必先要好好地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並選擇具有專業資格的治療師。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趟沒有盡頭的旅程——由私人執業十二週年到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

2020年9月28人是我私人執業的十二週年,這標誌著新一頁的里程碑。我和我的助手Lap正籌備在來年實行一項新的計劃,我們將會透過不同的方式為大家提供更多有用的心理學知識和見解。從我們過去一年的網誌和為公眾所舉辦的講座,我們知道大家都欣賞我們為大家提供有趣而有用的心理學知識所作出的努力。

如果我有成人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如何改善我的專注力問題?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生活中無法維持一份穩定的工作。每當我和他談話時,他似乎沒有在聆聽對話中的細節。他難以集中於處理那些枯燥乏味的任務,例如是上司要求他撰寫一份詳細的銷售報告。除此之外,他在執行不同的工作計劃時,未能有系統地處理工作。他的客戶經常抱怨他遲交報告、忘記客戶的要求,以及犯很多粗心大意的錯誤。他被診斷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DHD),對於如何管理和調節自己專注力感到十分無助。

我們作出的判斷與「現實」之間的相對性

我們在生活中都無可避免地面對各種各樣的損失,例如是失去所愛的人、工作,甚至是健康的體魄,這些損失會讓我們感到痛苦和經歷十分複雜的情緒。有時候,我們會質疑為什麼自己需要面對這些損失,渴望找出背後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們也會難以接受自己面對失去的事實,並且飽受折磨經歷哀傷的過程。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上面對的損失不只局限於真正失去自己重視的人或事物。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現實」超出自己的預期或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時,我們也有機會面臨損失。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發現那位似乎看中她的男同事原來是一位好色之徒,而且非常擅於操控他人,她因此而感到非常沮喪。當覺察到這一點後,她為自己曾長期與這位男同事建立曖昧關係,並渴望有進一步的發展而經歷了悲痛的過程。除了悲傷,她的內心也充滿憤怒,不斷質問自己為什麼被困於這段曖昧關係中這麼久,自己卻無法意識到「現實」。但問題是,「到底什麼是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