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是一種迴避策略

抑鬱症的其中一個主要特徵是對自我產生負面認知。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會陷入持續的負面思考過程,他們有時候會告訴我們,儘管知道這不利於康復過程,但他們還是無法阻止自己以這種思維模式來思考。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處於抑鬱狀態中,一直反覆思考著他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疏遠他,並指出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收到家人和朋友的電話或短訊,他感到被孤立和遺棄。由於他持續不斷思考自己所認識的人都有機會不喜歡他,以及他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會做錯事,他開始了陷入一種螺旋式下向的思想,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未來只會是孤獨和黯淡的。因此,他避免與家人和朋友建立任何聯繫。他一直認為如果他邀請他們出去聚會,對方可能會拒絕他。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其中一個功能可能是迴避。雖然反芻思考本身會使人感到不愉快,但它也有機會是一種應對策略,讓人避免面對更令人厭惡的後果。以我上述的求助人為例,他可能透過反芻思考來避免作出實際顯著的行為來聯絡親友。這種做法是為了逃避被拒絕的可能性或面對他不想要的個人特徵,如在過往事業非常成功時在人前顯得過於傲慢,這同時避免了他需要面對在自己發起聚會後因各種原因出現不太理想的結果的可能性。譬如,他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朋友在這一個月內曾經私底下聚會而沒有邀請他,或因為比較自己和他的朋友的人際關係滿意度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我的求助人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某些個人特徵促使他與朋友們的關係並非那麼親密。

如果抑鬱症患者持續思考身處的情境或自我的負面特質,這有機會阻止他們處理當中的核心問題。這種迴避降低了他們解決問題並獲得更有利結果的機會,亦有機會阻止他們接觸到有可能推翻他們的假設或缺乏動機學習的新資訊。例如,如果我上述的求助人主動向朋友發起聚會,或者發現到實際上他很多朋友都於暑假期間忙著照顧孩子,所以未能抽空與那些沒有小孩的朋友相聚。此外,由於我的求助人工作非常忙碌且事業有成,他的朋友有時候會被他強大的氣勢所震懾而害怕與他交流。他的朋友亦可能會告訴他,他們實際上也渴望和他見面,因為每次和他交談後都會受其知識和智慧所啟發,獲益良多。

抑鬱症患者的下向螺旋式思維會導致他們傾向關注自己的個人想法和內在狀態,這妨礙了他們直接接觸周圍的環境,以及獲取有關情況的最新訊息。為了擺脫反芻思考,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正在反覆思考。我們可以通過恆常練習靜觀來增強這種自我意識。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正進行反芻思考時,將更有機會採取實際顯著的行動來面對和分析當前的問題,繼而處理它們。一旦我們知道自己在經歷抑鬱時傾向透過反芻思考來逃避,就更有機會選擇放棄逃避,並且面對現實來尋求更積極有利的結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運用靜觀來管理情緒的矛盾之處

在我的臨床治療中,我不時會揉合靜觀的元素來幫助面對各式各樣問題的求助人。我的求助人經常會說:「我已經嘗試練習過數次你所教我的靜觀練習,但是我沒有任何感覺,練習後亦沒有任何效果。」當其中一位患上焦慮症的求助人說這句話時,我意識到他或她實際上認為靜觀是一種幫助人們消除焦慮的技巧,以及在每次進行練習後便不會再感到焦慮。事實上,研究證實練習靜觀對於那些有焦慮問題的人是有益的。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一個人試圖透過練習靜觀來舒緩焦慮的感覺,這種有意識地「消除焦慮症狀的技巧」可能會產生另一種效果,那就是一個人越希望藉此擺脫焦慮,他或她越有機會經歷更加強烈的焦慮。

以適度的開放態度來擁抱我們的焦慮和恐懼

焦慮和恐懼這兩種情緒常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從功能上來看,兩者都能夠在我們面對威脅和危險時為我們提供訊號。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求助人往往傾向執著於完全消除他們的焦慮和恐懼,因為它們會令人感到厭惡和不適。對於那些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來說,焦慮和恐懼的情緒可能會成為他們拖延進行暴露於社交活動練習的藉口之一。他們經常說,只要他們的焦慮和恐懼消失,他們就會嘗試重投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然而,每當他們開始與治療師談論開始暴露於社交事件的練習時,就會體驗到預期性的焦慮。結果,他們擔心自己的焦慮水平會不斷上升,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開始暴露練習,他們無法容忍那些於練習中所構想的威脅而產生的焦慮和恐懼。我們如何能夠面對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以及勇於走出舒適區?

面對損失時,擁抱我們的情緒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在生活中無可避免地面臨各種損失。譬如,我們可能需要面對離婚、親人離世、突然被解僱、流產或慢性疾病等情況,並因此感到悲傷。當我們處於哀傷階段時,經歷不同的情緒是正常和自然的,例如我們會感到悲傷、憤怒、焦慮、無助或內疚。如果面對巨大的損失,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可能會非常強烈,並讓我們陷入其中。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快要瘋掉,或是認為這些經歷對我們來說是不正常的。有時候,部分人可能會隱藏或壓抑與哀傷相關的情緒,並且盡力展現積極正向的情緒狀態。很多人認為經歷負面情緒意味著一個人是虛弱或患病,他們對於人們正在經歷哀傷過程時所面對的痛苦產生負面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