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能夠擁抱自己的瑕疵並原諒自己嗎?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在旅行中於街頭市集購買到假玉的經歷,她提到自己在旅途中一直尋找有關如何辨別真假玉石的資料,並為有機會購買到假貨的可能性感到非常不安。她心裡一直想:「我真是個笨蛋,竟然受騙了!」她除了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和是一個失敗者,亦批評自己實在是太無知了。你有過和她類似的經歷,因為作出錯誤的決定而造成一些損失嗎?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機會犯錯,亦可能作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我們如何能夠擁抱自己的瑕疵並原諒自己?

對於那些傾向對自己抱有很高期望的人來說,當他們在生活中作出錯誤的決策時,通常都會出現很多自我批評的想法。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承認自己對自我作出批評,但是盡量避免相信它們等於事實。其實,想法只是想法,不一定能夠如實地反映現實。例如,在現實中,不少的玉石愛好者也曾經在收藏的過程中被騙,買到了假玉。對那些非玉石行家來說,購買到劣質的玉石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當我的那位朋友視自己的愚笨和無知只是想法時,她或許更有機會意識到這是在街頭市集人們常常犯下的錯誤。

事實上,犯下錯誤或作出令人後悔的決定總是令人難受和可恥的。我們怎樣可以原諒自己並接受這些缺陷?其中一項實際的策略就是視此為成長的機會。正如家喻戶曉的一句話——「我們都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當我們犯錯後,所學到的東西會比從一開始就做對了的多。我的那位朋友也許能夠因這次的經歷作出反省,明白到自己是因為一時的貪心才會犯下錯誤。她告訴我她在市集上看到一隻顏色非常漂亮的翡翠手鐲,心想如果到名牌的玉器店購入類似的手鐲定必要花不少金錢。當在路邊小攤看到那隻手鐲時,她馬上想到能夠省下不少錢,便二話不說地購買了它。實際上,她也沒有認真地檢查過這隻玉鐲的真偽。

如果我們能夠把錯誤視為學習的機會,便更有機會接受它並原諒自己。假如我們能夠接受人生的旅程是一個學習過程,將會帶來莫大的益處。沒有人是完美無瑕的,若然我們認為犯錯就意味著愚蠢或失敗,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黑白了。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與生俱來的無知,又怎能夠學習呢?事實上,謙虛的人總是能夠學習到更多。

如果我們意識到所作出的決定或行為與對自我的期望之間存在差異,自我批評有時候也是無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極力試圖停止自我批評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常常批評自己對自我作出批判,他們亦有機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有關的想法。然而,他們越是努力嘗試停止批判自我,這些自我批判越是揮之不去。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接受自我批評是很普遍,以及對自我培養更多的自我慈悲。

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我們更為放鬆地擁抱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憂鬱情緒可能與我們一直試圖追求幻想有關

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某種成就。例如, 一位學生會渴望自己日後能夠成為醫生,一位女士希望能夠在三十歲之前結婚生子,一位男士想成為億萬富翁等。儘管有些人意識到追求這些事物或許會妨礙他們建構內心的平靜,但是他們仍會選擇極力爭取獲得解脫或啟發。事實上,有時候僅僅追求解脫或覺悟可能會使人沮喪。一個人越是努力去達到這些特殊的狀態,就越難實現相關的目標。

我們是否按照自己的目標或價值觀來生活?

今天在上班途中我遇上了一位非常特別的的士司機,這位司機之前已經載過我和我的丈夫數次,我們都對他積極和充滿活力的氣息感到驚訝。他告訴我們他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事實上他看起來就像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擁有強健的體魄。他所租的那輛的士非常整潔,據他所說,他每天凌晨四時就起床,並在上班前徹底地清洗的士。下午下班後,他每天都會跳舞和做瑜珈。每次乘搭他的車時,我都認為有一位具備積極生活態度的天使被派來給我祝福。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聲,總是能夠消除與他聊天的人的負面情緒。如果我是一位研究員,我會想研究為什麼具有這種氣息和性格的人能夠在一份不起眼的職業中保持如此積極的能量?在另一方面,為什麼有時候我在乘車時能夠感受到某些的士司機的低落情緒和缺乏動力,並散發著消極氣息?

我們對獲得最大控制的強迫傾向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前來找我,並告訴我她因為錯過了一個著名會議發表演講的機會而感到極度悲傷。多年以來,她在事業上奮力獲取成就,更特別關注所有國際會議的日程安排。她表示,她不想錯過任何在世界各地舉行的會議,以免失去展示她的工作的機會。每當能夠出席國際會議,她都會費盡心思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撰寫和發布有關的帖文。在數個月前,她在眾多同事當中第一個知道在北歐將會舉辦一場著名的國際會議,於是馬上報名參加並精心為此作好準備。然而,由於一些無法預測的情況。她無法按照計劃參加會議。她因此感到非常沮喪,認為自己輸掉了比賽。當我問她參加了什麼比賽時,她意識到實際上沒有人和她進行競爭。為什麼我的求助人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如此沉迷於這類型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