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面對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描繪了一位富有而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的「英雄之旅」,這位醫生就是傲慢的奇異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雙手受到創傷,令他無法進行手術。在尋求治療雙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瑪泰姬(Kamar-Taj) 尋求巫師的幫助。經過巫師和古一的培訓,奇異博士的雙手康復了。奇異博士決心踏上保護地球的旅程。根據美國文學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這是一段尋求真實自我的旅程,我們能夠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義。

在「英雄之旅」中,一個人首先是在這個世界過著平凡的生活。例如,奇異博士是一名富有和著名的醫生,一直都是過著平凡的生活。當一個人突然收到召喚時,也許他會拒絕跟從。然而,這個人經常受到導師的鼓勵,最後按照召喚行事。就好像奇異博士一樣,他在得到了巫師和古一的啟發後,決意踏上保護地球的旅程。在「英雄之旅」的過程中,這個人經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些經歷讓人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尋求真正的自我。透過尋找真實的自己,人們會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勇於接受挑戰,致力達成自己的使命。當他們再次回到平凡的世界時,因為自己已被經歷所改變,所以能夠在平常的生活中為其他人帶來更多不同的益處。

無論您現正經歷怎樣的逆境,您都可以嘗試把這些挑戰視為反思和成長的機會。透過深入的反思,我們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內心問題或真實的自我。譬如,當經歷嚴重的身體疾病,一個人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狂傾向和一直不斷逃避處理家庭的問題。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可能會決心轉換一份壓力較少的工作。當工作量減少時,他能夠投入更多時間與家人建立更健康和良好的關係。這樣,他覺察到真正的自我是自己要珍惜與他人的建立聯繫和良好的關係。

有了這種覺察,我們需要致力作出改變,決意踏上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我們需要接受那些與困難經歷相關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同時,我們要在這個新的征程中學習擁抱面對不確定性和那些未知的焦慮。在這個過程中,承諾是成長和實現目標的必要元素,我們需要明白挫折和失敗是無法避免。例如,當一個人決定要與家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也許會面對不少的困難,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的性格差異很大。

「英雄之旅」的果實就是在經歷重重的困難後重生,活出真實的自己。我們會在旅程中克服了所有的挑戰,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蛻變成長。當回到平凡的生活後,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知識和智慧。例如,當一個人成功與家人重新聯繫後,可以嘗試去幫助其他有類似問題的人,提供諮詢服務。

事實上,我們的「英雄之旅」並不需要與電影中的奇異博士一樣,必定要有戲劇性的改變和拯救地球的使命。每當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只需要覺察自己的內在世界。通過自我反省和致力克服自己的問題,我們將會有所轉變。這樣,我們便有機會做一些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讓生活導向內在的實現。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士的大腦會發生什麼? (二)

我於上星期的網誌中講及當一個人未能消除其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戰鬥或逃跑反應),便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癥狀,重覆經歷恐懼。在這種情況下,那人未能阻止大腦的神經系統不斷地提醒他有威脅的警報。到底有什麼可能的原因導致大腦的警報系統過度敏感,並不斷發出虛假警報呢?

偏見與歧視的一種解藥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偏見和歧視,很多人都因自己的種族、性別、政治取向、社會階級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遭受某種偏見或歧視。在心理學的角度,偏見或歧視有可能是由於一個人投射了自己無法忍受或接受的特質到他人身上。那些對別人有偏見或是歧視別人的人,會由於投射了自己的負面特質而對被歧視者作出相應的行為;而遭受偏見或歧視的人有機會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作出具有那些負面特質的行為。例如,一個傳統的中國岳父會把他的媳婦視為家中的下等人,而媳婦因為接受了這種投射,認為自己相比其他家庭成員次等,變得非常服從和事事遷就家人。

從香港電影《濁水漂流》探討自我慈悲和對他人慈悲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濁水漂流》可能打動了不少人的內心。電影內容講述一群在深水埗無家者被排斥,而他們珍而重之的個人物品被政府帶走的故事。最終,這群無家者提出民事訴訟,只獲得二千元港幣的賠償。電影中其中一位無家者是一名越南難民,他與妻子和兒子失去了聯繫。在社工的幫助下,這位越南難民終於與住在挪威的兒子恢復了聯繫。對於能夠透過網上看到兒子和與他交流,他感到異常驚訝和高興。除此之外,他充滿好奇心,渴望了解兒子生活的一切。然而,當他的兒子提出要到香港探望他時,這位越南難民卻要求他不要這樣做,臉上更流露出尷尬和羞愧的表情。可悲的是,作為一名曾經入獄的吸毒者和露宿者,他被自己的內疚和羞恥所淹沒,在服食最後一劑的海洛因後自殺身亡。